关于 NAT10 对 R 环水平的调控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NAT10-KO 细胞中出现了更多的 C→T 错配,且这些错配大多发生在 NAT10 的共有序列内,同时与 R 环区域存在重叠。通过 dot blot 和 DRIP-seq 实验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 NAT10-KO 虽未显著影响全局 R 环水平,但却大幅增加了差异表达基因(DEGs)中 R 环阳性基因的 R 环水平,这意味着 NAT10 可能参与了 R 环的分解过程。
在探究 NAT10 对 R 环的乙酰化及分解作用机制时,研究人员使用 ac4C 抗体进行 dot blot 实验,发现 HeLa WT 细胞中 R 环的 RNA 部分可被 NAT10 乙酰化,且这种乙酰化作用在 NAT10-KO 细胞中显著降低。通过构建可诱导表达 NAT10-FLAG 的细胞系并进行 DRIP-seq 实验,研究人员发现过表达野生型 NAT10(NAT10f-WT)可降低 R 环阳性 DEGs 的 R 环水平,而催化突变体 NAT10f-R628A 则无此效果,这充分证明了 NAT10 的催化活性在 R 环分解中起着关键作用。
利用 ac4C 抗体进行 IF 实验,研究人员发现 HeLa WT 细胞中存在大量由 NAT10 依赖的乙酰化 RNA 形成的荧光焦点,这些焦点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的内体结构,且与内体标记物 Ras 相关蛋白 RAB5 等存在共定位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过表达 RNase H1 可增加 ac4C 焦点的数量,这表明部分 ac4C 焦点可能来源于 R 环衍生的 RNA。
对 HeLa WT 和 NAT10-KO 细胞进行 RNA-seq 分析,并利用 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工具进行预测,结果显示 NAT10-KO 可诱导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激活 TLR7 相关通路。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实,NAT10-KO 细胞中 TLR7 水平显著升高,其下游标志物 TANK 结合激酶 1(TBK1)磷酸化增强。此外,研究还发现 R 环衍生的 RNA 可能是激活 TLR7 的关键因素,在 NAT10-KO 细胞中,由于 R 环水平升高且缺乏乙酰化修饰,从而导致 TLR7 激活和炎症反应发生。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研究人员揭示了 NAT10 和 ac4C 在调控 R 环水平和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作用。NAT10 通过其催化活性乙酰化 R 环的 RNA 部分,促进 R 环的分解,减少 R 环衍生 RNA 引发的炎症反应。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深入理解细胞内 RNA 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还为衰老、癌症以及炎症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未来,针对 NAT10 和 ac4C 的进一步研究有望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