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犹他大学(Nora Eccles Harrison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stitute、Department of Surgery 等多个机构联合)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 AAV9-cBIN1 基因疗法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的研究。研究发现,低剂量的 AAV9-cBIN1 基因疗法能够成功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引发的心力衰竭,这一成果为心肌特异性治疗逆转心力衰竭进展带来了希望,相关论文发表在《Communications Medicine》上。
心脏功能改善:接受 AAV9-GFP 注射的动物,心肌功能持续恶化,出现严重心力衰竭症状,多数需提前安乐死;而接受 AAV9-cBIN1 治疗的动物,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显著改善(LVEF:29±3% vs. 42±2%,p=0.0095;GLS:?7.1±0.9% vs. ?12.5±1.6%,p=0.0095) ,且全部存活至实验预定时间,未出现明显心力衰竭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