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Psychology》:Explor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by university teachers: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nfidence and AI readiness
然而,AI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有效应用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AI 技术的复杂性对教师的技术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在采用 AI 工具和掌握编码等方面可能遭遇技术障碍,进而影响其使用意愿。另一方面,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个体层面因素(如技术技能不足、缺乏自信)、伦理问题(如数据保护、伦理安全)以及资源相关问题(如技术培训不足、设备支持有限),这些因素限制了教师采用 AI 技术的行为意向(BI) ,也增加了技术应用的复杂性。
目前,针对高校教师采用 AI 技术意愿的研究相对有限。现有研究大多基于经典理论模型,如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这些模型主要强调技术的可用性,却较少关注个体因素(如自信和准备度)在技术接受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特定的中国高等教育文化背景下,心理因素、社会支持和文化适应性如何影响教师对 AI 技术的采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白,鞍山师范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旨在探索自信和 AI 准备度在高校教师采用 AI 技术行为意向中中介作用的研究,为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升教师使用 AI 技术的意愿提供实证支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sychology》上,为推动 AI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指导。
SN 对 BI 的直接影响:SN 显著正向影响 BI,这表明积极的 SN 能够显著提升高校教师采用 AI 技术的意向。当教师感知到同事或学校管理层对 AI 技术的推广时,会受到 SN 的压力,进而增强采用意向。同时,观察到他人通过 AI 技术提升工作效率或学生学习成果,也会强化教师自身使用 AI 技术的动机 。
CON 的中介作用:CON 在 SN 与 BI 之间起中介作用。SN 的增强能够提升教师对 AI 技术的自信,进而强化其使用意向。这一发现符合计划行为理论,即 SN 通过影响个体的自信,促使个体形成积极的行为意向 。
AIRE 的中介作用:AIRE 在 SN 与 BI 之间起中介作用。SN 的增加有助于提升教师的 AIRE,进而增强其使用 AI 技术的意向。较高的 AIRE 是 AI 技术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重要预测因素,SN 可通过提供资源支持等方式激发教师学习 AI 技术的动机,提升其 AIRE 。
CON 和 AIRE 的链式中介作用:CON 和 AIRE 在 SN 与 BI 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当教师感知到较强的 SN 时,其对 AI 技术的自信增加,进而提升 AIRE,最终增强 BI。这一结果符合社会认知理论,进一步揭示了 SN 间接促进教师采用 AI 技术意向的机制 。
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丰富了高校教师技术采纳的理论框架,深化了对 SN 在技术采纳过程中作用的理解,同时揭示了 CON 和 AIRE 在技术采纳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在实践方面,为高校推动 AI 技术应用提供了指导,如设计分层培训计划提升教师对 AI 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自信,营造支持性文化、实施激励政策等增强社会支持 。
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样本主要来自特定地区的高校教师,可能限制了研究结果的普适性;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无法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范围,采用纵向研究设计,进一步深入探究相关问题。总体而言,该研究为推动 AI 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促进教育技术创新和教育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