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左半结肠切除术中结肠镜同步评分系统评估吻合口完整性的实用价值: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BMC Surgery》:Usefulness of intraoperative colonoscopy and synchronous scoring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anastomosis in left-sided colectomy: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8日 来源:BMC Surgery 1.6
编辑推荐:
推荐语:为解决左半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AL)这一致命并发症,韩国釜山国立大学杨山医院团队开发了术中结肠镜(IOC)评分系统。该研究纳入160例患者,通过评估黏膜颜色(MC)、钉合线出血(BL)、近端冗余度(PR)和肠道准备(BP)四项指标,发现MC 2分(OR=12.86)、PR 2分(OR=27.64)和BP 2分(OR=10.50)是AL的独立预测因子。这项创新评分系统为术中实时评估吻合质量提供了客观标准。
在结直肠外科领域,吻合口漏(Anastomotic leakage, AL)始终是悬在外科医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文献报道左半结肠切除术后AL发生率高达2-30%,不仅显著增加死亡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风险,还会延迟辅助治疗时机。尽管Richter早在1973年就提出术中结肠镜(Intraoperative colonoscopy, IOC)的应用概念,但长期以来缺乏标准化评估体系。传统的气漏试验(Air leak test, ALT)和亚甲蓝灌肠等方法仅能检测宏观缺陷,对微观灌注异常束手无策。在这个背景下,韩国釜山国立大学杨山医院的Sung Hwan Cho团队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
研究团队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设计,分析了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160例接受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数据。所有病例均采用双吻合器技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 DST)完成吻合,并接受标准化IOC评估。研究创新性地建立了包含四项可视化指标的评分系统:黏膜颜色(Mucosa color, MC)评估灌注状态,钉合线出血(Stapled line bleeding, BL)反映组织活力,近端冗余度(Proximal redundancy, PR)衡量吻合张力,肠道准备(Bowel preparation, BP)保证观察质量。每项指标按0-2分分级,总分0-8分。
技术方法方面,研究团队首先通过58例预实验验证评分系统的观察者间一致性,采用Cohen's kappa和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研究阶段对所有患者实施IOC评分,术后30天内按国际直肠癌研究组标准诊断AL。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变量与AL的关联性。
研究结果呈现三大重要发现:
讨论部分强调,这项研究首次将主观的术中观察转化为可量化的评分标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PR评分——当近端肠管半月襞消失(2分)时,AL风险激增27倍,这为传统"无张力吻合"原则提供了客观证据。MC评分则弥补了吲哚菁绿(ICG)荧光造影等技术的不足,通过简单的黏膜色泽变化即可预警灌注不良。
该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① 建立了一套耗时<10分钟、无需特殊设备的实时评估方案;② 为决定是否行预防性造口提供了客观依据;③ 各指标易于识别,适合推广至各级医疗中心。当然,作者也指出局限性:作为回顾性研究无法确立因果关系,且样本量有限需要更大规模验证。论文发表在《BMC Surgery》杂志,为结直肠外科质量控制提供了简单实用的评估工具。
10x Genomics閺傛澘鎼isium HD 瀵偓閸氼垰宕熺紒鍡氬劒閸掑棜椴搁悳鍥╂畱閸忋劏娴嗚ぐ鏇犵矋缁屾椽妫块崚鍡樼€介敍锟�
濞嗐垼绻嬫稉瀣祰Twist閵嗗﹣绗夐弬顓炲綁閸栨牜娈慍RISPR缁涙盯鈧鐗哥仦鈧妴瀣暩鐎涙劒鍔�
閸楁洜绮忛懗鐐寸ゴ鎼村繐鍙嗛梻銊ャ亣鐠佹彃鐖� - 濞e崬鍙嗘禍鍡毿掓禒搴n儑娑撯偓娑擃亜宕熺紒鍡氬劒鐎圭偤鐛欑拋鎹愵吀閸掔増鏆熼幑顔垮窛閹貉傜瑢閸欘垵顫嬮崠鏍掗弸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