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在线心电图教育项目对护士心电图解读技能提升效果的多中心研究
《BMC Nursing》:The effectiveness of an online educational program on nurses’ electrocardiogram interpretation skill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8日 来源:BMC Nursing 1.9
编辑推荐:
推荐语:为解决临床护士心电图(ECG)解读能力不足的问题,土耳其巴什肯特大学Gülsen Kll1,7*团队开展了一项单组前后测准实验研究。通过5小时在线培训干预,180名护士的ECG知识测试(ECG-KT)平均分从46.5±17.5显著提升至66.2±17.2(p<0.001),尤其在正常窦性心律、房性心律失常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等亚组表现突出。该研究为医疗机构开展在线ECG培训提供了循证依据,对提升心血管急症识别能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首要死因,其中缺血性心脏病(IHD)尤为突出。在欧洲,每年有180万人死于冠心病(CHD),而土耳其约36.8%的死亡归因于循环系统疾病。作为诊断心肌梗死(MI)和缺血的金标准,心电图(ECG)在临床中具有无创、便捷的优势。然而现实情况令人担忧:重症监护室(ICU)和急诊科护士普遍存在ECG解读知识欠缺的问题。土耳其重症监护专家协会2022年调查显示,57.8%的护士明确要求接受ECG培训。这种技能缺口可能导致对致命性心律失常(如长QT综合征)的识别延迟,直接影响患者预后。
针对这一临床痛点,巴什肯特大学护理学院联合五家医疗机构的跨学科团队,在《BMC Nursing》发表了创新性研究成果。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通过土耳其重症监护专家协会护理委员会平台,招募了282名自愿参与者,最终180名符合标准的护士完成全程研究。这些来自ICU(68.3%)、急诊科(5.6%)等关键科室的护理人员,在5小时在线培训前后分别接受ECG知识测试(ECG-KT)评估。培训内容涵盖心脏传导系统、6大类心律失常(包括窦性、房性、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等核心知识点。
研究方法具有三个技术亮点:首先,研究团队开发的ECG-KT测试经过5位专家验证,包含20个采用5分制评分(0-5)的题目,总分100分,其重测信度达到r=0.835(p<0.001)。其次,培训方案基于临床需求设计,包含4小时理论授课和1小时问答实践。最后,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配对t检验、ANOVA等参数检验,并计算Cohen's d效应量(1.23)和事后检验效能(99.9%)确保结果可靠性。
研究结果呈现多个重要发现:
讨论部分揭示了三个关键启示:首先,在线教育模式有效突破了传统培训的时空限制,为大规模提升护士ECG解读能力提供了可行方案。其次,研究证实短期集中培训(5小时)即可产生显著效果,这对临床继续教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重症监护专科护士的优异表现,印证了美国心脏协会(AHA)关于"专科认证促进临床能力"的观点。
该研究的创新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方法学上,开发的ECG-KT测试填补了土耳其语环境下护士ECG评估工具的空白;临床上,为解决"培训需求大但资源有限"的矛盾提供了在线教育范式;政策层面,结果支持将ECG培训纳入护士继续教育必修内容。研究局限性在于未设置对照组,且长期效果需要后续追踪。
这项研究为护理教育领域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其发现不仅适用于土耳其医疗系统,对全球面临类似挑战的医疗机构都具有参考价值。未来研究可探索混合式学习模式,并针对传导阻滞等薄弱环节开发专项培训模块。正如作者Gülsen Kll强调的:"在心血管疾病负担日益加重的今天,提升护士ECG解读能力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一环。"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