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全球流行病学及患病率的深度剖析:填补研究空白,助力精准防控

《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Epidemiology of gall bladder cancer and its prevalence worldwide: a meta-analysis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8日 来源: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 3.4

编辑推荐:

  胆囊癌(GBC)在癌症发病和死亡中占比不容忽视,但相关研究不足。为填补知识空白,研究人员开展 GBC 全球患病率趋势研究。通过荟萃分析,发现高危人群中 GBC 患病率为 20.3±5.2%,该研究为后续精准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虽在临床研究中相对少见,却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它如同隐匿的 “杀手”,早期诊断困难重重。由于诊断方法有限,加上症状不典型,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治疗选择受限,预后较差。从全球范围来看,GBC 导致的死亡在新增癌症病例中占有一定比例,然而,过去人们对其了解并不深入,它与生活方式、遗传、代谢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关联如同迷雾,有待揭开。而且,此前缺乏针对 GBC 患病率的全面研究,这一知识空白严重阻碍了对该疾病的深入理解和有效防控 ,所以开展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为了填补这一关键的知识空白,来自扬州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所、巴基斯坦中央旁遮普大学等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携手合作,开展了一项关于胆囊癌全球患病率趋势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上,为人们深入认识胆囊癌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人员在本次研究中运用了多种技术方法。首先,他们依据相关指南,在 PubMed、Google Scholar、Scopus 和 Web of Science 等多个数据库中进行全面检索,积累了大量文献记录。接着,通过严格的筛选标准,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纳入 20 项符合条件的研究。之后,利用 IBM SPSS Statistics v28.0.1.1 软件,基于 Freeman-Tukey 双反正弦变换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亚组分析、Meta 回归分析、漏斗图绘制以及 Egger 回归检验等方法,深入探究胆囊癌患病率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

在研究结果部分,研究人员对收集到的 20 项研究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研究主要来自亚洲(10 项)、美洲(7 项)等地,研究类型涵盖横断面描述性研究、回顾性研究以及基于人群的癌症登记研究。整体分析显示,在研究的高危人群(如患有胆结石或胆囊炎的人群)中,胆囊癌的患病率为 20.3±5.2%(95% 置信区间为 9.3 - 31.3%,) 。尽管该患病率不能代表普通人群,但反映了高危人群中胆囊癌的患病比例。通过漏斗图和 Egger 回归检验评估发现,整体上不存在发表偏倚,但样本量等个别参数对漏斗图的不对称性有潜在影响,可能会影响荟萃分析结果 。

亚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胆囊癌患病率在不同地区、研究时长、研究设计、样本量、年龄组和癌症分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地区来看,亚洲的患病率相对较低(合并效应为 0.24±0.097,95% CI 为 0.023 - 0.460,),美洲则稍高(合并效应为 0.14,95% CI 为 0.049 - 0.236,span data-custom-copy-text="\(p 0.05\)") 。研究时长较短(≤5 年)和 16 - 20 年的研究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患病率趋势。在研究设计方面,横断面描述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的患病率结果也有差异。小样本量(≤1000)的研究显示胆囊癌患病率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方面,56 - 60 岁年龄组的患病率显著较高(合并效应为 0.13±0.028,95% CI 为 0.037 - 0.218,span data-custom-copy-text="\(p 0.05\)") 。此外,不同风险因素与胆囊癌患病率的关联也不同,胆结石与胆囊癌患病率增加显著相关(),而胆囊炎、肥胖和胆囊息肉与胆囊癌患病率的关联则各不相同 。

相关性分析表明,胆囊癌患病率与样本量、男性和女性人数均呈强正相关(span data-custom-copy-text="\(p 0.01\)"),这意味着样本量越大、纳入的男性和女性参与者越多的研究,报告的胆囊癌患病率往往越高。而与研究时长的相关性较弱(),与平均年龄的相关性可忽略不计() 。

在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本次研究首次全面分析了胆囊癌的全球患病率趋势,揭示了其在不同地区、人群和风险因素中的差异。研究发现的 20.3% 的合并患病率与全球癌症发病率数据不同,这是因为该研究聚焦于高危人群。亚洲和美洲的研究显示出中高患病率,反映了地区风险因素的影响,如胆结石和肥胖 。同时,研究也指出了一些局限性,如部分研究的回顾性可能引入偏倚,研究时长和设计的差异导致异质性,相关性分析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且缺乏对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研究等 。

尽管存在这些不足,该研究依然意义重大。它为胆囊癌的流行病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续开展更深入的前瞻性研究指明了方向。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胆囊癌患病率的影响,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从而提高对胆囊癌的防控水平,为全球范围内胆囊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