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综述: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学对预后的影响:我们能做得更好吗?
《Virchows Archiv》:The impact of histopathology on prognosi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larynx: can we do better?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8日 来源:Virchows Archiv 3.4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系统梳理了喉鳞状细胞癌(LSCC)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重点探讨了常规病理参数(如亚型分级)和新兴生物标志物(HPV感染状态、肿瘤出芽、浸润深度等)的临床价值。作者团队由国际头颈病理学专家组成,深入分析了不同LSCC亚型(基底样、乳头状、梭形细胞等)的分子特征,特别指出p16过表达作为HPV感染替代标志物在喉部的局限性,并强调肿瘤微环境(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对免疫治疗的预测意义。本文为精准医学时代下LSCC的病理报告标准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HPV感染在LSCC中的角色颇具争议。与口咽癌不同,喉部HPV阳性率仅约20%,且p16INK4a作为替代标志物的可靠性较低。最新研究发现,具有"疣状"形态特征的HPV相关LSCC可能预后较好,这为亚型分类提供了新视角。在常规病理评估中,浸润深度(DOI)正展现出超越传统T分期的预测价值。Wang等研究显示DOI<3.5mm的声门/声门上癌患者预后良好,建议将DOI纳入未来UICC/AJCC分期系统。
肿瘤微环境特征正成为重要预后指标。肿瘤出芽(≤4个细胞簇)被证实与淋巴结转移风险增加相关,推荐采用双级评分系统(≥5个芽为高风险)。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尤其是CD8+T细胞与PD-L1表达的"Ⅰ型微环境",不仅预示较好预后,还可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敏感。值得注意的是,神经周围侵犯(PNI)的预后意义取决于神经大小,主要神经(>1mm)侵犯者局部复发风险增加3倍。
标本类型对病理评估提出特殊挑战。内镜手术标本因热损伤和周围组织少,可能影响DOI和出芽评估;而开放手术标本更适合评估神经/血管侵犯等参数。作者强调需制定差异化的标本处理指南,并呼吁开展多中心研究验证上述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对LSCC分子异质性认识的深入,整合传统病理参数与新兴生物标志物的精准评估体系,将为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关键支撑。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