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Therapy》: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bA1c Levels and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A Post Hoc Analysis of the REPRESENT Study
编辑推荐:
2 型糖尿病(T2D)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为探究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水平及其他因素对其心肌梗死(MI)和中风风险的影响,研究人员分析 REPRESENT 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基线 HbA1 c<6.5% 与风险降低有关,为 T2D 治疗提供参考。
在健康领域,2 型糖尿病(T2D)如同隐藏在人群中的 “健康杀手”,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心血管健康。据统计,心血管疾病(CVD)影响着约 32% 的 T2D 患者,是 T2D 患者的主要死因。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患 CVD 的可能性高出两到三倍,T2D 患者发生心肌梗死(MI)后复发风险更是增加超 40% 。
当前,控制 T2D 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已成为治疗的关键环节。虽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水平与减少心血管事件之间存在关联,但对于 HbA1 c 水平的长期预后价值以及 T2D 患者的最佳控制目标,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目前指南推荐的 HbA1 c 一般目标是 < 7% ,但对于预期寿命较长的患者,更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如 HbA1 c<6.5%)是否有益,相关数据十分有限。
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些问题,来自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包括 Irene Cristina Romera、Jennifer Redondo-Antón 等,开展了一项针对 REPRESENT 研究的事后分析。该研究成果发表在《Diabetes Therapy》杂志上,为 T2D 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利用 IQVIA 电子病历数据库 获取数据,对数据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研究纳入了 18 岁以上、2013 年前确诊或 2013 - 2015 年新诊断的 T2D 患者。通过 Kaplan-Meier 法估计累积发病率,运用 Cox 回归模型确定与首次 MI 或中风相关的风险因素。
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人群特征 :REPRESENT 队列包含 24268 名 T2D 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 7 年。患者平均年龄 66.8 岁,平均基线 HbA1 c 为 7.2%,64.5% 的患者在基线时 HbA1 c≥6.5% ,51.0% 的患者肥胖,多数患者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仅 14.1% 使用胰岛素。
MI 和中风的发生率 :在无先前 MI 的患者中,首次 MI 的发生率为每 100 患者年 0.31 次事件;在无先前中风的患者中,首次中风的发生率为每 100 患者年 0.18 次事件。有先前 CVD 的患者,首次 MI 和首次中风的发生率更高。
风险因素分析 :Cox 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基线 HbA1 c<6.5% 与首次 MI(风险比 [HR] 0.76 [95% 置信区间(CI)0.61 - 0.94])和首次中风(HR 0.74 [95% CI 0.56 - 0.98])的风险降低独立相关。男性、年龄≥50 岁、先前 CVD 也是首次 MI 和首次中风的独立风险因素。此外,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 与首次 MI 风险增加有关,但与首次中风无关。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该事后分析表明基线 HbA1 c<6.5% 与 T2D 患者首次 MI 和首次中风风险降低相关,这意味着严格控制 HbA1 c 水平(<6.5%)可能有助于减少 T2D 患者的主要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这一结果与先前的长期研究一致,进一步强调了严格血糖控制对预防 T2D 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性。
然而,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研究的回顾性设计,只能探讨关联而非因果关系。IQVIA 数据库基于医生自愿参与,可能无法完全代表糖尿病患者群体,且存在数据质量异质性、部分数据缺失等问题。尽管如此,该研究仍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支持了 HbA1 c<7.0% 对心血管有益的观点,并提示 HbA1 c<6.5% 与 MI 和中风发生率降低之间的关联。未来,还需要更多前瞻性和干预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严格血糖控制(HbA1 c<6.5%)的潜在益处,为 T2D 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开辟更有效的路径。
打赏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