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南部卡纳拉地区 HIV 阳性儿童 / 成人与健康个体口腔念珠菌物种形成及携带情况的比较研究:为精准抗真菌治疗指明方向
《BMC Research Notes》:Candidal speciation and carriage in oral cavity of HIV-positive children/adults and healthy individuals in the South Canara district of India: a comparative study
【字体:
大中小
】
时间:2025年03月28日来源:BMC Research Notes 2.8
编辑推荐:
为探究 HIV 阳性儿童和成人口腔念珠菌的流行及物种差异,印度研究人员开展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 HIV 阳性者念珠菌定植比例和数量更高,儿童和成人的菌种分布不同。这对指导针对性抗真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在全球范围内,艾滋病(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HIV 感染会使免疫功能下降,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口腔念珠菌病便是其中之一。念珠菌属包含多种菌种,如白色念珠菌(C. albicans)和非白色念珠菌,它们在 HIV 阳性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复杂。此前,多数研究聚焦于 HIV 感染的成人,对儿童的研究较少,且不同年龄段的念珠菌定植模式差异尚不明确。同时,由于不同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准确识别菌种对于有效治疗至关重要,这促使研究人员开展此项研究。
研究结论与讨论:本研究首次在印度达欣卡纳达地区开展,发现 HIV 阳性儿童和成人存在无症状念珠菌定植增加的趋势,且不同年龄组的菌种分布存在差异。这可能与 HIV 感染导致的上皮细胞黏附分子改变、免疫抑制水平等因素有关。虽然此前认为广泛使用抗真菌和广谱抗生素会导致非白色念珠菌增加,但本研究排除相关治疗方案的病例后仍观察到这一现象,表明免疫抑制和亚临床状况管理的复杂性也可能起作用。
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年龄范围较窄、样本量有限,且 VITEK 2 系统在识别某些菌种时存在不足。未来研究可采用更先进的分子技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究。总体而言,该研究对于明确 HIV 阳性人群口腔念珠菌的定植特点、指导精准抗真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关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