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giant cell tumor with 3D-printed metal prosthesis combined with mesh patch” 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3D Printing in Medicine 3,2》上。
研究人员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在该中心接受治疗的 5 例桡骨远端巨细胞瘤患者进行研究。这 5 例患者均接受了肿瘤整块切除,随后用 3D 打印的全金属假体联合网片进行重建。研究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数据,包括术后疼痛、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握力等,并依据 Mayo 腕关节评分系统评估功能结局,同时观察肿瘤学结局、并发症以及腕关节的退行性变化。
手术时,患者取仰卧位,经过标准消毒铺巾、止血带加压后,沿桡骨远端尺侧做纵向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进入肱桡肌和桡侧腕屈肌间隙,暴露肿瘤。在保留腕关节囊和周围韧带的情况下切除肿瘤,并进行近端桡骨截骨。植入假体前,先将网片包裹在桡骨远端假体上并固定,再对桡骨髓腔进行扩髓后安装假体。若腕关节周围关节囊和韧带能大部分保留,就用 2 号不可吸收缝线将其直接缝合到包裹网片的 3D 打印假体上,尽可能缝合重要韧带,如桡腕韧带、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的背侧和掌侧桡尺韧带等,剩余关节囊和软组织按解剖位置缝合到网片上,形成紧密的软组织包膜。术中通过透视确保假体固定满意,并用骨水泥固定近端假体柄,最后在假体小梁环周围植入异体或自体骨,放置引流管并逐层缝合。
研究结论表明,采用 3D 打印金属假体联合网片治疗 Campanacci III 级或复发性桡骨远端巨细胞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在治疗的早中期能带来良好的功能结局,并发症风险较低。网片的使用有助于术后早期锻炼,加速功能恢复。术中保护或重建关节韧带,以及精确匹配假体,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然而,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不足以评估长期并发症,如关节面退变和假体耐久性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和长期随访观察。但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为桡骨远端巨细胞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后续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