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打印金属假体联合网片治疗桡骨远端巨细胞瘤:中期疗效显著且具重要临床意义

《3D Printing in Medicine 3,2》: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giant cell tumor with 3D-printed metal prosthesis combined with mesh patch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8日 来源:3D Printing in Medicine 3,2 3.2

编辑推荐:

  为解决桡骨远端巨细胞瘤(GCT)术后重建难题,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人员开展 3D 打印金属假体联合网片治疗该疾病的研究。结果显示中期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此研究为桡骨远端缺损重建提供有效方案。

  骨肿瘤在骨骼疾病中是一大难题,其中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作为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的病变,在原发性骨肿瘤中占比达 5%。而桡骨远端又是 GCT 的第三好发部位 ,对于 Campanacci III 级或复发性桡骨远端 GCT 患者,整块切除肿瘤是标准治疗方式,但术后桡骨远端缺损的重建却困难重重。目前现有的重建技术,如关节融合术(arthrodesis)、血管化和非血管化自体腓骨移植、尺骨移位以及假体重建等,都各有优劣,尚未有公认的黄金标准。同时,传统的腕关节假体置换手术还存在诸多并发症,像桡腕关节脱位、桡尺远侧关节脱位、假体与腕骨匹配不佳以及无菌性松动等,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giant cell tumor with 3D-printed metal prosthesis combined with mesh patch” 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3D Printing in Medicine 3,2》上。
研究人员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在该中心接受治疗的 5 例桡骨远端巨细胞瘤患者进行研究。这 5 例患者均接受了肿瘤整块切除,随后用 3D 打印的全金属假体联合网片进行重建。研究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数据,包括术后疼痛、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握力等,并依据 Mayo 腕关节评分系统评估功能结局,同时观察肿瘤学结局、并发症以及腕关节的退行性变化。
在假体设计方面,该研究使用的假体由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肿瘤中心临床团队设计,由北京春立公司制造。假体为钛合金材质的一体化植入物,包含假体柄、主体和金属关节面基底。假体柄表面粗糙且有纹理和凹槽,便于骨水泥固定,其长度可根据骨切除段进行调整;假体主体用于替代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长度依据术前测量确定;近端设有多孔小梁环,利于植骨骨桥形成;远端模拟健康桡骨远端解剖结构,关节接触面根据术前 CT 三维重建对侧腕骨和尺骨的变化进行高度定制,且假体远端、尺侧和桡侧设有预制孔,便于整合。网片由聚四氟乙烯(PTFE)编织网和膨化 PTFE 构成,生物相容性良好且摩擦系数低。
手术时,患者取仰卧位,经过标准消毒铺巾、止血带加压后,沿桡骨远端尺侧做纵向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进入肱桡肌和桡侧腕屈肌间隙,暴露肿瘤。在保留腕关节囊和周围韧带的情况下切除肿瘤,并进行近端桡骨截骨。植入假体前,先将网片包裹在桡骨远端假体上并固定,再对桡骨髓腔进行扩髓后安装假体。若腕关节周围关节囊和韧带能大部分保留,就用 2 号不可吸收缝线将其直接缝合到包裹网片的 3D 打印假体上,尽可能缝合重要韧带,如桡腕韧带、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的背侧和掌侧桡尺韧带等,剩余关节囊和软组织按解剖位置缝合到网片上,形成紧密的软组织包膜。术中通过透视确保假体固定满意,并用骨水泥固定近端假体柄,最后在假体小梁环周围植入异体或自体骨,放置引流管并逐层缝合。
术后,患肢用石膏固定在屈肘、前臂旋后位,固定肘关节 3 周。术后第 1 天患者开始进行手指锻炼,3 周后开始屈伸锻炼,6 周后开始腕关节旋转运动,且根据手术中软组织保留情况调整锻炼时间和强度。
研究结果显示,5 例患者的假体均依据术前 CT 三维重建设计,假体主要长度与手术截骨长度匹配。患者平均随访 40.8 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腕关节平均背伸 20°、掌屈 21.6°、旋前 71.2°、旋后 50°,患侧握力为健侧的 64.2% ,Mayo 评分为 70 分。术后未出现无菌性松动、腕关节半脱位或感染,但有 2 例出现桡尺远侧关节脱位,其中 1 例在术后 12 个月出现尺骨撞击综合征,伴有尺骨正向变异和月骨退行性改变。5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腕关节尺偏,但均未出现肿瘤复发、转移、截肢或死亡。
研究结论表明,采用 3D 打印金属假体联合网片治疗 Campanacci III 级或复发性桡骨远端巨细胞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在治疗的早中期能带来良好的功能结局,并发症风险较低。网片的使用有助于术后早期锻炼,加速功能恢复。术中保护或重建关节韧带,以及精确匹配假体,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然而,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不足以评估长期并发症,如关节面退变和假体耐久性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和长期随访观察。但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为桡骨远端巨细胞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后续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