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光调控'银红李'果皮花青素积累的转录组与代谢组整合分析揭示分子机制
《BMC Plant Biology》:Integration of 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lomic analysis reveals light-regulated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the peel of ‘Yinhongli’ plum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8日 来源:BMC Plant Biology 4.3
编辑推荐:
为解决李果实着色机制不明的问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究人员通过整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发现光照通过激活PAL、UFGT等结构基因及DRE2B、NAC87等转录因子,显著促进'银红李'果皮中7种花青素的积累,同时鉴定出HY5、MYB家族等15个光响应调控因子。该研究为蔷薇科果树品质改良提供了重要靶点,成果发表于《BMC Plant Biology》。
在水果王国中,李子的诱人色泽往往决定着消费者的第一印象。'银红李'(Prunus salicina Lindl. cv. Yinhongli)作为中国特有的双色李品种,其果皮在阳光下呈现鲜艳红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保持青绿色,这种奇特的光依赖性着色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分子密码?尽管已知花青素(anthocyanin)是决定果实颜色的关键色素,但关于李树中光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网络仍存在大量未知。特别是在蔷薇科果树中,光信号如何通过UVR8-COP1-HY5通路与MYB-bHLH-WD40(MBW)复合体协同调控结构基因表达,仍是亟待破解的科学谜题。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团队选取盛果期'银红李'为材料,设置遮光(YD)、去袋(YDL)和自然光照(YL)三种处理,在65-105天盛花期(DPA)动态采集样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花青素含量,结合UPLC-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代谢组分析,同时利用Illumina平台开展转录组测序。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qRT-PCR验证,系统解析了光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机制。
光处理诱导果皮着色与花青素积累
生理参数测定显示,遮光处理的果皮始终维持绿色(a*/b*<0),而光照组从80 DPA开始出现红色(a*/b*>0)。代谢组鉴定出401种黄酮类物质,其中7种花青素(4种矢车菊素、1种飞燕草素和2种芍药素)在光照下显著积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去袋处理仅4天就达到与自然光照相近的花青素含量,证实'银红李'果皮具有光敏感特性。
转录组揭示光响应分子网络
6,90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中,黄酮合成通路(51个基因)和苯丙烷代谢(91个基因)显著富集。WGCNA分析锁定与花青素积累正相关的黄色模块(含PAL、F3'H、UFGT等结构基因)和负相关的绿松石模块。共表达网络显示,UVR8、PHYB等光受体与HY5、PIF3等信号因子形成调控枢纽,其中HY5表达受光抑制的现象与拟南芥中的促花青素功能相反,暗示李树可能存在独特调控模式。
关键结构基因与调控因子鉴定
相关性分析发现,PAL(evm.TU.Chr6.2407)、UFGT(evm.TU.Chr2.3164)等5个结构基因与花青素含量高度正相关(r≥0.9)。qPCR验证显示,DRE2B和NAC87转录因子与结构基因协同上调,而MYB1、MYB20等9个转录因子及HY5在光照下显著下调,首次揭示这些因子可能作为负调控元件抑制李树花青素合成。
该研究构建了'银红李'光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模型:光照通过UVR8-PHYB受体激活信号转导,解除COP1对HY5的抑制,进而调控MYB家族(MYB1/MYB20等)与DRE2B/NAC87的平衡表达,最终靶向激活PAL-UFGT通路促进花青素积累。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蔷薇科果树光依赖性着色机制的空白,更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15个关键靶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发现的负调控网络为解释果树品种间着色差异提供了新视角,未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调控这些"分子开关",有望培育出色泽更艳丽的李树新品种。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