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腺癌的治疗领域,转移性乳腺癌(MBC)一直是一道棘手的难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当前,针对激素受体阳性(HR+)/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阴性(HER2?)的 MBC 患者,内分泌治疗(ET)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对于 ET 联合卡培他滨的治疗效果,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一方面,没有 Ⅲ 期临床试验明确证实这种联合治疗是否优于 ET 单药治疗;另一方面,在口服氟嘧啶类药物中,也缺乏设计良好的验证研究。而且,口服氟嘧啶类药物与 ET 联合使用时,到底是产生额外的疗效、协同作用,还是会降低 ET 的疗效,都尚无定论。与此同时,全球标准治疗方案中,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 抑制剂联合 ET 虽然效果显著,但也存在局限性,如部分患者对 CDK4/6 抑制剂耐药,或是因药物毒性无法持续使用,而且其高昂的费用也让许多患者难以承受。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相关研究以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
东京都癌症与传染病中心小菅医院(Tokyo Metropolitan Cancer and Infectious Disease Center, Komagome Hospital)的研究人员 Hong 等人开展了一项研究,评估卡培他滨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 HR+/HER2? MBC 的疗效。研究发现,卡培他滨联合 AI 治疗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数达到 20.9 个月,而 AI 单药治疗仅为 11.9 个月;总生存期(OS)也存在显著差异(分层对数秩检验 P=0.022,风险比 HR 为 0.58,95% 置信区间 0.37 - 0.93)。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Breast Cancer》杂志上,为 MBC 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研究人员在开展此项研究时,主要运用了临床试验的技术方法。研究选取了一定数量的 HR+/HER2? MBC 患者,将其分为卡培他滨联合 AI 治疗组和 AI 单药治疗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 PFS 和 OS 等指标,得出研究结论。在样本队列来源方面,研究中有 27% 的参与者为初诊 Ⅳ 期病例,这些病例在治疗方法上与非初诊 Ⅳ 期病例存在差异,不过治疗效果与其他患者相似。
联合治疗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通过对 HR+/HER2? MBC 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并观察,研究人员发现,卡培他滨联合 AI 治疗组的 PFS 中位数为 20.9 个月,AI 单药治疗组为 11.9 个月,二者差异显著。同时,在总生存期方面,联合治疗组也表现出明显优势,分层对数秩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HR=0.58,95% CI 0.37 - 0.93)。这表明卡培他滨联合 AI 治疗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与现有标准治疗方案的比较
目前,全球针对 HR+/HER2? MBC 的标准治疗方案是 CDK4/6 抑制剂联合 ET(AI)。不同的 CDK4/6 抑制剂联合 AI 治疗的 PFS 有所差异,如帕博西尼联合 AI 的 PFS 为 24.8 个月(来曲唑单药为 14.5 个月),阿贝西利联合 AI 为 28.2 个月(非甾体 AI 单药为 14.8 个月),瑞博西尼联合 AI 为 25.3 个月(来曲唑单药为 16.0 个月),达尔西利联合 AI(来曲唑或阿那曲唑)为 30.6 个月(AI 单药为 18.2 个月)。虽然不能确定卡培他滨联合 AI 治疗优于 CDK4/6 抑制剂联合 AI 治疗,但对于那些存在 CDK4/6 抑制剂耐药风险、因毒性无法使用 CDK4/6 抑制剂,以及无法选择 AKT/PI3K 抑制剂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等其他靶向治疗的患者来说,卡培他滨联合 AI 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而且,考虑到 CDK4/6 抑制剂等靶向药物的成本效益,这种联合治疗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卡培他滨在 MBC 的晚期治疗中常作为单药使用,同时在新辅助化疗后有侵袭性残留疾病的患者,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广泛用于辅助治疗。虽然卡培他滨会产生诸如手足综合征和胃肠道毒性等副作用,但总体耐受性良好,特别是采用节拍式给药方式时。
此次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它为 HR+/HER2? MBC 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一线治疗选择,在特定情况下,可作为 CDK4/6 抑制剂联合 ET 的补充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还为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同时,研究也为后续进一步开展卡培他滨联合 ET 与其他靶向药物治疗的对比研究,以及基于液体活检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奠定了基础,有望推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然而,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初诊 Ⅳ 期病例的治疗差异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未来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卡培他滨联合 AI 治疗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以及探索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