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喧嚣中,野生蜜蜂的生存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全球范围内,野生蜜蜂数量不断减少,这不仅影响了开花植物的繁殖,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食物安全造成了威胁。栖息地丧失和退化被认为是导致野生蜜蜂数量下降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使得自然栖息地被大量取代,地栖蜜蜂(ground-nesting bees)所需的适宜筑巢资源日益稀缺。虽然城市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但地栖蜜蜂及其相关的巢寄生蜂(cleptoparasitic bees)在城市中却处于劣势。此外,目前针对野生蜜蜂栖息地的保护工作大多集中在空中筑巢的蜜蜂种类上,对地栖蜜蜂的关注相对较少。为了深入了解城市景观中地栖蜜蜂群落的现状,探索影响其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从而为野生蜜蜂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来自瑞典农业科学大学(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Urban Ecosystems》上。
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首先,通过分析 1942 - 2017 年的航拍照片确定研究地点并评估沙地斑块的年龄和面积变化;其次,在选定的研究地点测量沙地斑块的环境变量,包括斑块大小、沙粒大小、土壤温度、凋落物覆盖比例和裸地比例等;最后,利用 pan traps 法收集蜜蜂样本,并进行物种鉴定和数据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