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透析体系中环糊精可逆调控膜固醇水平的机制研究
《Biophysical Journal》:Reversible tuning of membrane sterol levels by cyclodextrin in a dialysis setting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7日 来源:Biophysical Journal 3.4
编辑推荐:
胆固醇在膜蛋白功能调控中起关键作用,但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固醇含量的精确调控。德国萨尔大学团队创新性地利用甲基-β-环糊精(mβCD)透析系统,建立了可逆调节(蛋白)脂质体固醇水平的技术平台。通过C-Laurdan荧光探针和FRET技术证实,该方法能动态调控膜压缩性并诱导Ire1传感器寡聚化,为膜蛋白在仿生膜环境中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范式。
细胞膜作为生命活动的重要界面,其物理化学特性直接影响着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胆固醇作为哺乳动物细胞膜中最丰富的脂质之一,通过调节膜的厚度、刚性和相行为等集体特性,在维持膜稳态中扮演核心角色。然而,如何在复杂仿生膜体系中精确调控固醇水平,一直是困扰研究人员的难题——传统重构方法容易导致膜蛋白聚集,尤其在低压缩性的固醇富集膜中更为显著。这种技术瓶颈严重制约了人们对膜特性与蛋白功能关系的深入理解。
德国萨尔大学医学院的Cynthia Alsayyah团队在《Biophysical Journal》发表创新研究,开发出基于甲基-β-环糊精(mβCD)的透析系统,实现了(蛋白)脂质体固醇含量的可逆调控。该团队巧妙利用mβCD的疏水空腔特性,在透析装置中建立胆固醇双向转运通道:胆固醇负载的mβCD可穿过透析膜(MWCO 100kDa)递送固醇,而空载mβCD则能反向提取膜胆固醇。通过优化温度(4-55℃)和膜截留分子量(3.5-100kDa)等参数,研究人员实现了对胆固醇转运速率的精确控制。
关键技术包括:1)利用C-Laurdan荧光探针监测脂质堆积程度,建立GP值与胆固醇浓度的定量关系;2)采用动态光散射(DLS)验证脂质体完整性;3)FRET技术分析胆固醇依赖的Ire1跨膜结构域寡聚化;4)薄层色谱分析微膜固醇含量变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首次将透析系统与mβCD联用,解决了传统方法中(蛋白)脂质体回收率低、mβCD去除困难等痛点。
在"透析膜间胆固醇传递动力学"部分,研究发现:当使用2.4mM胆固醇-mβCD复合物时,POPC脂质体在5小时内胆固醇含量可达41.6mol%,初始速率达0.284±0.017 mol% min-1。有趣的是,50% DOPC的松散膜中传递速率更快(k=0.360±0.002 mol% min-1),提示脂质堆积密度影响胆固醇掺入效率。通过脱氢麦角固醇(DHE)示踪实验,证实该体系可实现脂质体间固醇重分布,且小单层囊泡(SUV)比多层囊泡(MLV)的传递效率更高(71% vs 50%)。
"胆固醇对Ire1寡聚化的影响"是研究的亮点。研究人员将ATTO514/ATTO594双标记的Ire1传感器(MBP-Ire1P501-K570)重构至脂质体(蛋白:脂质=1:16,000),通过FRET效率变化监测其寡聚状态。结果显示:胆固醇递送诱导Ire1二聚化(相对FRET效率Erel增加),而后续胆固醇移除则完全逆转该过程,证实其寡聚化是膜压缩性变化的直接响应。这一发现为理解内质网(ER)膜应激感应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该研究的创新价值体现在:首次将透析系统与mβCD技术结合,建立了可逆调控(蛋白)脂质体固醇含量的标准化流程;开发出基于C-Laurdan的固醇定量方法;证实胆固醇依赖的Ire1寡聚化具有完全可逆性。这种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疏水错配导致的膜蛋白重构难题,更为研究固醇敏感型膜蛋白(如脂质翻转酶、膜应力传感器)提供了新工具。未来,该方法有望拓展至纳米盘、外泌体等膜系统,推动生物膜研究进入"组成可编程"的新阶段。
10x Genomics閺傛澘鎼isium HD 瀵偓閸氼垰宕熺紒鍡氬劒閸掑棜椴搁悳鍥╂畱閸忋劏娴嗚ぐ鏇犵矋缁屾椽妫块崚鍡樼€介敍锟�
濞嗐垼绻嬫稉瀣祰Twist閵嗗﹣绗夐弬顓炲綁閸栨牜娈慍RISPR缁涙盯鈧鐗哥仦鈧妴瀣暩鐎涙劒鍔�
閸楁洜绮忛懗鐐寸ゴ鎼村繐鍙嗛梻銊ャ亣鐠佹彃鐖� - 濞e崬鍙嗘禍鍡毿掓禒搴n儑娑撯偓娑擃亜宕熺紒鍡氬劒鐎圭偤鐛欑拋鎹愵吀閸掔増鏆熼幑顔垮窛閹貉傜瑢閸欘垵顫嬮崠鏍掗弸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