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海洋机会致病菌Shewanella algae的基因组特征与生态-临床适应机制解析
《TRENDS IN Microbiology》:Shewanella algae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7日 来源:TRENDS IN Microbiology 14.0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西班牙拉斯帕尔马斯大学Alberto J. Martin-Rodriguez团队系统阐述了Shewanella algae的基因组特征与致病机制。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揭示该海洋细菌通过呼吸代谢可塑性(如交替电子受体AEA利用)和生物膜调控实现生态位适应,其携带的28-31种化学感受器和61-67个c-di-GMP代谢蛋白构成独特的环境感知系统。该成果为理解水生病原菌的气候变化适应提供了新视角,发表于《TRENDS IN Microbiology》。
在蔚蓝海洋的微观世界里,Shewanella algae作为一种兼具环境适应性与临床致病潜力的"两面派"细菌,正日益成为微生物学家关注的焦点。这种革兰阴性杆菌不仅在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更因其与人类感染病例的关联而披上神秘面纱。随着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类似S. algae这样的嗜盐微生物引发的感染事件呈现上升趋势,但其从环境菌转变为病原体的分子机制始终成谜。
西班牙拉斯帕尔马斯大学联合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Alberto J. Martin-Rodriguez研究团队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发表综述,系统解析了S. algae的基因组特征与生态-临床适应策略。研究揭示该菌株通过4.8-5.2 Mbp的染色体和质粒携带的代谢基因网络,展现出惊人的环境适应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基因组编码的28-31种化学感受器和61-67个含有GGDEF/EAL/HD-GYP结构域的蛋白,构成了细菌界罕见的精密环境感知系统。这些发现为理解海洋微生物通过呼吸代谢可塑性(如交替电子受体AEA利用)和生物膜调控实现生态位占领提供了全新视角。
研究团队整合全基因组测序、数字DNA-DNA杂交(dDDH)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临床与环境分离株进行系统分析。通过Lyngby's铁琼脂培养基结合L-半胱氨酸富集培养技术,成功分离多地域菌株。利用MALDI-TOF质谱和基因组序列分析解决传统鉴定误差,建立准确的分类学框架。重点解析了呼吸代谢通路、生物膜形成调控网络及温度/盐度适应相关基因模块。
基因组特征分析显示,S. algae标准菌株CP068230.1的基因组GC含量为53%,携带编码四型分泌系统(T4SS)和铁载体合成酶的潜在毒力基因簇。比较基因组证实临床分离株与环境株具有高度基因组保守性(dDDH>79%),但发现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在部分临床株中存在水平转移现象。
代谢可塑性研究发现,该菌通过[Fe(III)]还原酶和细胞色素c网络实现包括金属氧化物在内的12种AEAs呼吸,这种代谢多样性解释其在低氧沉积物中的竞争优势。温度梯度实验证实其42°C生长能力与携带热休克蛋白基因簇Hsp20-Hsp90相关。
致病机制部分揭示,临床分离株普遍含有III型分泌系统(T3SS)效应蛋白编码基因,其表达受c-di-GMP信号通路调控。通过微流控芯片模拟宿主环境,发现高盐(3% NaCl)条件下生物膜形成能力提升3.2倍,这与基因组中异常的67个c-di-GMP代谢蛋白数量相吻合。
生态适应研究表明,61个含PAS/PAC传感器的甲基接受趋化蛋白构成复杂的环境感知网络。转录组分析显示,深海分离株在高压条件下激活特有的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通路,这可能增强细胞膜流动性。
这项研究建立了S. algae从环境定植到临床感染的分子连续统模型:通过极生鞭毛的运动性和精密化学感受系统,细菌能快速定位有利生态位;随后通过AEA呼吸代谢适应宿主微环境,并借助c-di-GMP介导的生物膜形成实现持续 colonization。该成果不仅修正了Shewanella属内S. upenei和S. haliotis的分类学错误,更为预警气候变化相关的水生病原体传播提供了分子标记。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研究发现S. algae对磷霉素的固有耐药性与其特有的MurA酶变异相关,这种耐药模式与临床常用抗生素的交叉耐药可能构成潜在公共卫生风险。作者强调,随着海洋变暖加速,需建立基于基因组监测的S.藻感染早期预警系统,这对沿海地区的临床微生物诊断和抗生素使用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