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单细胞RNA测序揭示肺鳞癌肿瘤微环境中的潜在治疗靶点
《Scientific Reports》: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veals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of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7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肺鳞癌(LUSC)肿瘤微环境(TME)异质性及治疗靶点匮乏的难题,中国多中心团队通过整合GSE148071和WCH队列的72例样本、179,506个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数据,结合非负矩阵分解(NMF)技术,首次系统解析了LUSC免疫-基质细胞互作网络。研究发现CD8+T细胞耗竭、cDC1减少等免疫逃逸特征,鉴定出4个恶性细胞元程序(MPs),其中MP2/4可作为早期LUSC预后标志物。该成果为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肺鳞状细胞癌(LUSC)占肺癌病例的30%,却因分子机制不明成为研究"洼地"。当前TNM分期系统难以解释同分期患者的疗效差异,其症结在于肿瘤微环境(TME)的"黑箱"状态。免疫治疗虽改变肺癌格局,但LUSC响应率不足20%,揭示TME中免疫-肿瘤细胞互作规律迫在眉睫。
沈阳医学院附属242医院肿瘤科Junda Fan联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等团队,通过整合GSE148071和WCH队列72例样本的179,506个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首次绘制了LUSC跨分期TME全景图谱。研究采用Harmony算法校正批次效应,基于inferCNVpy鉴定9,611个恶性细胞,运用非负矩阵分解(NMF)解析肿瘤异质性,并通过TCGA队列进行临床验证。
研究首先构建LUSC细胞图谱,发现晚期样本恶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图1c)。免疫细胞动态分析揭示:随着分期进展,CD8+T和耗竭T细胞持续减少,而CD4+T和初始T细胞增加(图3b),提示免疫监视功能逐步瓦解。尤为关键的是,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在各分期保持稳定,暗示肿瘤可能主动维持这种免疫抑制状态。
髓系细胞分析发现cDC1(传统1型树突细胞)在正常组织中富集(p=1.04×10-9),而肿瘤中明显减少(图4b),这类细胞本是激活CD8+T细胞的关键"哨兵"。相反,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在II期特异性富集,单核细胞则随进展持续扩增,可能通过分化为促瘤巨噬细胞助力免疫逃逸。
上皮细胞亚群分析显示,基底细胞和双体细胞(Deuterosomal cells)在晚期样本中显著增多(图5b)。前者具有干细胞特性,后者参与组织修复,二者可能共同驱动肿瘤演进。通过NMF算法,研究者从恶性细胞中提炼出4个元程序(MPs):MP1(微管运动相关)、MP2(核糖体生物发生)、MP3(角质化包膜形成)和MP4(细胞周期激活)。TCGA生存分析显示,MP2/4特征可有效预测I期患者预后(图7c-f),为早期干预提供分子标签。
讨论部分指出,该研究首次揭示LUSC中cDC1-pDC免疫平衡失调、基底-双体上皮细胞转化等新机制。尽管存在样本量限制,但通过多队列验证增强了结论可靠性。发现的MPs特征突破传统病理分型局限,尤其MP2/4评分体系为早期LUSC精准分层提供工具。未来需在类器官模型和临床试验中验证这些靶点的治疗价值。
这项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不仅破解了LUSC免疫微环境"时空调控"密码,更开辟了基于单细胞分子分型的治疗新途径。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设计,彰显中国学者在肿瘤微环境研究领域的创新实力。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