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宿主Vps4-Vta1复合体与病毒核心蛋白Ac93协同促进苜蓿银纹夜蛾多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出芽病毒粒子入侵的机制研究
《Journal of Virology 4.0》:Coordination of the host Vps4-Vta1 complex and the viral core protein Ac93 facilitates entry of 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 budded virion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7日 来源:Journal of Virology 4.0
编辑推荐:
本研究揭示了苜蓿银纹夜蛾多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通过其核心蛋白Ac93模拟ESCRT-III蛋白,利用C端MIT相互作用基序(MIM1)与宿主ESCRT系统关键组分Vps4-Vta1复合体互作,从而促进病毒内吞的新机制。研究发现Vta1(而非ESCRT-0/-II)对病毒入侵具有特异性调控作用,并通过酵母双杂交(Y2H)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鉴定出7种BV囊膜蛋白与Vps4-Vta1的相互作用网络,为大型包膜DNA病毒劫持宿主膜运输系统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Vta1调控病毒内吞的分子机制
RNA干扰实验显示,沉默Vta1可使出芽病毒(BV)产量降低30倍,而沉默ESCRT-0/-II无显著影响。定量PCR与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证实,Vta1缺失导致BV内化效率下降,病毒粒子滞留在早期/成熟内体(Rab5标记)中。值得注意的是,Vta1虽与Vps4共定位于核膜和质膜,但其缺失不影响BV释放,提示Vps4-Vta1在入侵和出芽过程中存在功能分化。
病毒囊膜蛋白与宿主因子的互作网络
通过Y2H和BiFC筛选,发现7种BV囊膜蛋白(Ac75/Ac93/E25/F-like/P33/P48/vUbi)与Vps4-Vta1存在相互作用。其中核心蛋白Ac93通过C端MIM1基序(142-154位亮氨酸簇)以类似ESCRT-III蛋白的方式结合Vps4/Vta1的MIT结构域。BiFC动态捕获显示,病毒感染1小时内,Ac93与Vps4-Vta1在内体中形成互作复合体。
Ac93的MIM1基序功能解析
构建MIM1缺失(dMIM1)和亮氨酸突变体(3L/A1、3L/A2)发现:突变142/145/146位亮氨酸(3L/A1)使BiFC信号下降90%,而149/152/154位突变(3L/A2)完全破坏互作。拯救实验表明,3L/A2突变病毒的内化效率较野生型下降7.2倍,证实MIM1-Vps4/Vta1互作是BV入侵的关键分子开关。
研究意义与展望
该研究首次阐明AcMNPV通过Ac93模拟宿主ESCRT-III蛋白,劫持Vps4-Vta1复合体促进内吞的独特策略。建立的"病毒囊膜蛋白-ESCRT"互作网络为开发广谱抗病毒靶点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针对MIM1-MIT界面设计的抑制剂可能成为干预大型DNA病毒感染的新途径。未来研究将聚焦于Ac93与其他囊膜蛋白协同调控ESCRT组装的分子细节。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