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来鉴定 SM 的成分;接着通过对老龄小鼠进行卵巢 RNA 测序(RNA-seq)分析,获取不同处理组的基因表达数据;然后利用多线性回归(MLR)方法预测能够模拟 SM 效果的化合物组合;最后通过对卵母细胞质量和数量的评估以及卵巢组织学分析来验证化合物的效果。
预测模拟 RAS 特征基因表达模式的最佳化合物组合:运用 MLR 方法构建向量和模型,预测能复制 SM 诱导的 RAS 特征基因表达模式的化合物组合。结果显示,丁苯酞与阿魏酸、丁苯酞与齐墩果酸、异毛蕊花糖苷与苯甲酰氧基芍药苷这三组化合物组合能较好地模拟 SM 的基因表达模式,其中丁苯酞与阿魏酸可模拟 87.2%,丁苯酞与齐墩果酸可模拟 86.9%,异毛蕊花糖苷与苯甲酰氧基芍药苷可模拟 83.5%。
体内验证化合物组合对老龄小鼠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在老龄小鼠实验中,丁苯酞和齐墩果酸的组合显著增加了成熟(MII 期)卵母细胞的数量,且正常纺锤体排列的 MII 期卵母细胞数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该组合可改善卵母细胞的数量和质量;而其他组合效果不明显。
鉴定出改善老龄小鼠卵母细胞质量的活性化合物:单独给老龄小鼠施用丁苯酞和齐墩果酸,发现丁苯酞能显著提高 MII 期卵母细胞和正常纺锤体的 MII 期卵母细胞数量,而齐墩果酸无此效果,说明丁苯酞是改善卵母细胞质量的活性化合物。进一步分析发现,丁苯酞处理后,部分基因的表达向年轻小鼠(YC)的表达谱转变,部分恢复了与年轻卵巢状态相关的基因表达特征。
研究结论表明,丁苯酞是 SM 中改善老龄小鼠卵母细胞质量和数量、增加原始卵泡数量的活性化合物。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动物模型转录组变化挖掘中药活性化合物的新策略,为治疗年龄相关女性不孕症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途径,同时也为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化合物给药剂量未根据血清或血浆代谢物测量进行调整,且缺乏化合物组合的合适配比。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丁苯酞的作用机制以及优化化合物组合,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