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剖宫产低风险人群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可行性研究: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Cefazolin versus placebo for surgical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low-risk cesarean delivery: a feasibility 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7日 来源: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2.8
编辑推荐:
针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对新生儿健康影响的争议,澳大利亚皇家布里斯班妇女医院团队开展了一项创新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比较了低风险产妇使用头孢唑林(cefazolin)与安慰剂的效果,证实了研究流程可行性,发现两组SSI(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例vs 0例),为后续大规模研究新生儿微生物组影响奠定了基础。该研究发表于《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为优化剖宫产抗生素使用策略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
剖宫产手术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则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的标准操作。然而,随着对新生儿微生物组研究的深入,医学界开始关注产前抗生素暴露可能对婴儿长期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已有研究表明,抗生素可能改变新生儿肠道菌群,进而影响免疫系统发育,甚至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相关。但令人困扰的是,目前关于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对新生儿影响的高质量研究证据仍然匮乏,这使临床医生陷入两难:既要预防产妇感染,又要尽量减少对新生儿的潜在风险。
针对这一临床困境,澳大利亚皇家布里斯班妇女医院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这项发表在《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的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在低风险剖宫产产妇中,使用头孢唑林(cefazolin)与安慰剂对照的可行性,为未来大规模研究新生儿健康影响奠定了基础。研究团队特别关注那些感染风险最低的产妇群体,试图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减少不必要抗生素暴露的可能性。
研究方法上,团队采用了严格的双盲随机对照设计。研究纳入1651名筛查产妇,最终30名低风险产妇(BMI<25 kg/m2,无糖尿病等合并症)完成随机分组。关键方法包括:使用100mL生理盐水稀释头孢唑林或单纯生理盐水作为干预措施;采用Bang's blinding index评估盲法效果;按照CDC标准监测手术部位感染(SSI);应用PROMIS-10量表评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通过REDcap系统进行远程随访。所有操作均在伦理委员会监督下进行,并预先注册临床试验。
研究结果部分呈现了丰富的数据发现。在"招募与基线特征"方面,筛查显示仅17.4%产妇符合低风险标准,主要排除原因为肥胖(BMI>25 kg/m2)和糖尿病。最终纳入的30名产妇平均年龄34.7岁,两组基线特征均衡。在"干预实施与围术期管理"中,97%的病例成功在术前30分钟内完成干预给药,83%实现胎盘自然剥离,所有病例均采用缝合而非钉合关闭切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盲法评估"结果显示所有医护人员组的盲法指数95%CI均包含0,证实了研究设计的严谨性。
关于"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研究通过7个时间点完成74%的随访,发现抗生素组出现2例SSI(1例子宫内膜炎和1例表浅感染),均经门诊抗生素治疗痊愈。在"患者报告结局"方面,PROMIS-10量表完成率达76%,两组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这些结果提示,在严格筛选的低风险人群中,暂时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可能不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
研究的讨论部分提出了若干重要见解。首先,严格的纳入标准导致招募困难,反映出当代产科人群中低风险产妇比例较低的现状。其次,患者对"想要抗生素"的偏好(占拒绝原因的27%)凸显了公众教育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SSI发生率在抗生素组略高,但两例均得到有效控制,且未出现严重感染并发症。这为后续更大规模研究提供了安全性数据支持。
该研究的创新价值在于,首次系统评估了在标准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背景下,开展安慰剂对照研究的可行性。研究设计的多个亮点——包括成功的盲法实施、标准化的感染防控流程、以及创新的远程随访方法——都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模板。更重要的是,这项先导性研究为探索剖宫产抗生素暴露对新生儿微生物组、免疫发育和过敏性疾病风险的长期影响打开了大门。
当然,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样本量较小限制了临床结局的统计效力;随访时间相对较短;且在高收入医疗环境中得出的结果可能无法直接推广到资源有限地区。但不可否认,这项研究为重新审视剖宫产抗生素使用策略提供了重要启示——在精准评估风险的基础上,或许可以对部分低风险产妇采取更为保守的抗生素使用策略,从而减少新生儿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随着"精准医学"理念在产科领域的深入,这项研究代表了一个重要方向:通过严格的风险分层,实现剖宫产围手术期管理的个体化。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结合微生物组学和长期随访数据,进一步阐明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风险收益比,最终实现母婴健康的双重优化。
婵炴垶鎸搁鍫澝归崶顒€违濠电姴瀚惌搴ㄦ煠瀹曞洤浠滈柛鐐存尦閹藉倻鈧綆鍓氶銈夋偣閹扳晛濡虹紒銊у閹峰懎饪伴崘銊р偓濠氭煛鐎n偄濮堥柡宀€鍠庨埢鏃堝即閻樿櫕姣勯柣搴㈢⊕閸旀帡宕濋悢鐓幬ラ柨鐕傛嫹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