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 ICF-CY 框架为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制定多学科干预目标:小样本试点研究的重大意义

《Acta Neurologica Belgica》:Setting multidisciplinary intervention goals for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patients utilizing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a pilot study in a small sample sizes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7日 来源:Acta Neurologica Belgica 2.0

编辑推荐: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面临功能受限等难题,现有评估方法存在局限。研究人员开展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年版(ICF-CY)框架制定 SMA 患者多学科干预目标的研究。结果显示 SMA 具有多面性,该研究强调多学科方法及 ICF-CY 框架的重要性。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由基因缺陷导致的神经肌肉疾病,就像身体里的 “小恶魔”,会悄悄侵蚀脊髓前角的 α- 运动神经元,使全身骨骼肌逐渐无力、萎缩。随着基因疗法的进步,SMA 患者的寿命有所延长,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依旧面临诸多不便,比如行动困难、呼吸不畅、吞咽艰难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而且,现有的评估方法往往只关注患者功能的某一个方面,无法全面反映患者的真实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意大利 “La Nostra Famiglia” 协会 - IRCCS “E. Medea” 儿科神经康复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试点研究。他们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年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for Children and Youth,ICF-CY)框架,为 SMA 患者制定多学科干预目标。该研究成果发表在《Acta Neurologica Belgica》上,为 SMA 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人员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为:选取 2024 年 1 月至 6 月期间入院的 6 例确诊 SMA 且接受基因治疗的 6 - 17 岁患者作为样本队列。通过基于 ICF-CY 的标准化病例记录表收集数据,由经过培训的物理治疗师和神经科医生进行访谈。数据收集后,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目标,并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 样本特征:6 例患者中女性占 83.33%,SMA2 型占 66.67% ,平均年龄 16.5 岁,33.33% 的患者可独立行走。
  • ICF-CY 编码分析
    • 身体功能:运动功能障碍最为突出,所有患者在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等方面存在限制;83% 的患者有呼吸功能问题;67% 的患者吞咽困难;50% 的患者有排便困难和疼痛问题。部分患者还存在睡眠、认知等方面的问题。
    • 身体结构:主要影响肌肉骨骼系统,半数患者下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受损,80% 的患者呼吸系统结构异常。
    • 活动和参与:所有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s)受限,80% 的患者行动困难,社交参与也明显受限。
    • 环境因素:66.7% 的患者认为自然事件和交通不便影响治疗和生活,50% 的患者获取辅助技术困难。

  • 治疗目标制定:多学科团队根据 ICF-CY 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目标,如针对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物理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共同制定锻炼和适应策略。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ICF-CY 框架在评估 SMA 患者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它能全面反映患者身体功能、结构、活动参与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制定更全面、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计划。研究还发现,活动和参与领域受影响最大,环境因素对患者的功能限制有重要影响,社会支持对患者及其家庭至关重要,但目前的社会支持系统还存在不足。虽然 ICF-CY 框架的实施面临一些挑战,如需要专业培训、耗费时间等,但在 SMA 治疗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其提供的全面信息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该研究为后续更大规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 SMA 的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