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睡眠剥夺下前额叶皮质Slc1a2异位表达通过调控谷氨酸/GABA-谷氨酰胺循环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BMC Biology》:Ectopic expression of Slc1a2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of sleep-deprived male mice counteracts the glutamate/GABA-glutamine dysfunction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7日 来源:BMC Biology 4.4
编辑推荐:
睡眠不足严重影响认知功能,但其神经机制尚不明确。中国研究人员通过单细胞测序发现睡眠剥夺(SD)导致前额叶皮质(PFC)中星形胶质细胞(ACs)Slc1a2表达下调,破坏谷氨酸(Glu)/GABA-谷氨酰胺循环。通过AAV病毒介导Slc1a2在PFC的异位表达,结合13C-NMR代谢分析和电生理记录,证实其可恢复AC-神经元通讯,改善SD诱导的认知缺陷。该研究为睡眠障碍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发表于《BMC Biology》。
在现代社会,睡眠不足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普遍问题。长期睡眠剥夺不仅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认知功能障碍,还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密切相关。尽管前额叶皮质(PFC)作为高级认知功能的核心脑区已被广泛研究,但睡眠剥夺如何通过特定分子机制影响PFC功能仍不清楚。更关键的是,星形胶质细胞(ACs)与神经元(Neus)之间的通讯在维持神经稳态中的作用尚未被充分阐明。这些知识空白严重制约了针对睡眠障碍相关认知缺陷的靶向治疗策略的开发。
针对这一科学难题,中国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在《BMC Biology》发表了创新性研究成果。通过整合前沿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和神经代谢分析方法,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AAT2,由Slc1a2基因编码)在睡眠剥夺导致的神经功能紊乱中的核心作用,并证明其异位表达可有效逆转相关病理变化。
研究团队采用了多项关键技术: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分析睡眠剥夺小鼠多个脑区的细胞图谱;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Slc1a2基因在PFC的特异性表达;13C标记的核磁共振(13C-NMR)检测谷氨酸/GABA-谷氨酰胺循环代谢流;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以及开放场(OFT)、新物体识别(NOR)和Y迷宫(YM)等系列行为学测试。实验使用C57BL/6J雄性小鼠建立睡眠剥夺模型,并通过旋转棒系统实现精确的睡眠干预。
"睡眠剥夺小鼠的细胞特征"部分显示,scRNA-seq成功鉴定出7种主要细胞类型。睡眠剥夺导致ACs比例显著降低而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比例升高,提示神经炎症反应和胶质细胞功能异常。细胞通讯分析特别揭示了ACs、少突胶质细胞(ODCs)和神经元之间的信号网络在睡眠剥夺后明显减弱,其中PTN、FGF等生长因子通路受影响最为突出。
"Slc1a2在ACs中的关键作用"部分证实,睡眠剥夺选择性地下调了ACs中Slc1a2的表达。基因集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突触传递调控和氨基酸代谢通路。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EAAT2蛋白在PFC区域的表达降低。当研究人员通过RNA干扰抑制Slc1a2时,小鼠表现出觉醒时间延长、非快速眼动(NREM)和快速眼动(REM)睡眠减少的表型,完美模拟了睡眠剥夺的病理特征。
"Slc1a2异位表达的修复效应"部分展示了最引人注目的发现。通过AAV病毒在PFC特异性过表达Slc1a2后,13C-NMR代谢分析显示睡眠剥夺导致的Glu4、GABA4等关键代谢物水平下降被显著逆转。同时,谷氨酰胺合成酶(Glul)和GABA转运体(Slc6a1/GAT-1)的表达恢复,证实Slc1a2通过调节ACs的代谢功能维持神经递质平衡。电生理记录显示mEPSCs振幅的异常降低也被有效改善。
"行为学改善的神经基础"部分将分子机制与认知功能联系起来。免疫荧光显示Slc1a2过表达显著增加GABA能神经元标志物NeuN的共定位。脑脊液检测证实GABA水平恢复,这解释了为何治疗组小鼠在开放场实验中焦虑样行为减少,在新物体识别和Y迷宫测试中空间记忆能力提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功能未受影响,表明干预措施具有高度特异性。
讨论部分强调,该研究首次阐明Slc1a2/EAAT2通过调控ACs与神经元间的代谢偶联,在睡眠剥夺导致的认知障碍中发挥核心作用。从转化医学角度看,靶向Slc1a2的表达调控可能成为治疗睡眠障碍相关认知缺陷的新策略。研究采用的跨尺度研究方法——从单细胞转录组到整体行为学——为神经精神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了范式。
这项研究的创新价值在于:发现Slc1a2是睡眠剥夺影响PFC功能的关键分子开关;阐明ACs通过Glu/GABA-谷氨酰胺循环调控神经元活性的新机制;提供AAV介导的基因治疗在睡眠障碍中的潜在应用证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Slc1a2表达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并开发小分子激动剂等更具临床转化价值的干预手段。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