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Reports》:Exploring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atural medicines, molecular targets, and symptom clusters
目前,OP 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营养补充和药物治疗。常见药物虽能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但长期使用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心血管问题,甚至增加患癌风险。而且,这些治疗方法往往只关注减缓骨质流失,忽视了患者的疼痛、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中草药为代表的天然药物为 OP 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像骨碎补(Rhizoma Drynariae,RD)和枸杞子(Lycii Fructus,LF),它们不仅被广泛应用,疗效也得到了验证,可缓解 OP 相关症状,却存在作用机制不明等问题。
为了深入探索 OP 的治疗新策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重要研究。研究人员成功构建了 “天然药物 - 分子靶点 - 疾病 - 症状群”(natural Medicines - molecular tArGets - Illness - symptom Clusters,MAGIC 链)的逻辑关联网络,实现了对 OP 从症状角度的精细化分类,并明确了与相应药物的特定关联。这一成果为患者自我评估和预警提供了精准指导,也为临床治疗中天然药物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力推动了 OP 个性化医疗策略的实施。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研究人员开展研究时用到了多个主要关键技术方法。从传统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高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的化合物,利用多个数据库预测潜在靶点。通过汇总数据的孟德尔随机化(Summary data - based Mendelian Randomisation,SMR)分析确定治疗 OP 的靶点,结合共定位分析增强因果推断的可靠性。运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探索相关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信号通路。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Phenome -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PheWAS)和 SymMap 工具构建症状与靶点的映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