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Reports》:Social stress task with parental support or self-instruction decreases negative cognitions in children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目前,针对成人 SAD 的认知研究较为成熟,基于这些研究也开发出了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儿童 SAD 的认知研究却相对滞后,没有专门针对儿童的认知模型。这使得在治疗儿童 SAD 时,往往只能使用通用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深入了解儿童 SAD 的认知过程,探索如何改善这些认知偏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来自德国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t zu Berlin)、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耶拿分校(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 Jena)和阿尔伯特?路德维希?弗莱堡大学(Albert Ludwig University of Freiburg)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他们招募了 43 名 SAD 儿童和 48 名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儿童,让这些孩子在同龄人观众面前完成两个演讲任务(T1、T2),并在任务前后测量他们的预期反刍(Anticipatory rumination,AR)、自我聚焦注意(Self-focused attention,SFA)和事后加工(Post-event processing,PEP)水平,同时评估亲子支持和自我指令这两种干预条件对这些认知过程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在 T1 时,SAD 儿童比 HC 儿童报告了更多的负面 AR、更多的内部 SFA 和更多的负面 PEP,且 SAD 儿童的正面 AR 和 PEP 比 HC 儿童更少。在重复演讲任务(T2)中,两组儿童的负面 AR、内部 SFA 和负面 PEP 都有所减少,且减少的程度相似。这表明 SAD 儿童和 HC 儿童在面对重复的社交压力任务时,都能从时间、任务重复和干预条件中受益,在认知变量上有相似的改善。
在探索性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自我指令条件对正面 AR 和 PEP 有显著影响。处于积极自我指令条件下的儿童,在 T2 时报告了更多的正面 AR 和 PEP,但这种差异在 T1 时就已存在,可能是实验者效应导致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
该研究首次在临床样本中,通过重复压力任务对多个认知过程进行了考察,为理解儿童 SAD 的认知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结果支持了 Clark 和 Wells 的认知模型在儿童 SAD 中的相关性,表明认知偏差在儿童 SAD 中确实存在,且正面 AR 和 PEP 是可改变的结果变量。这对于开发针对儿童 SAD 的特定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现有治疗方法的效果,改善 SAD 儿童的生活质量。
主要分析:在所有因变量上,组间(SAD 组和 HC 组)和时间点(T1 和 T2)均存在显著的主效应,但组间和时间点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假设 1:T1 时 AR、SFA 和 PEP 的组间差异:T1 时,SAD 儿童比 HC 儿童报告了更少的正面 AR、更多的负面 AR、更多的 SFA、更多的外部注意力聚焦、更少的正面 PEP 和更多的负面 PEP。
假设 2:重复任务和简短干预的效果:两组儿童在 T1 的负面 AR、内部 SFA 和负面 PEP 均显著高于 T2。SAD 儿童在 T2 的正面 AR 显著高于 T1,而 HC 儿童无此差异;SAD 儿童在 T2 的正面 PEP 显著高于 T1,HC 儿童同样无此差异。
探索性分析:干预条件的影响:对于负面 AR、内部 SFA、外部注意力聚焦、负面 PEP 和主观焦虑,干预条件的主效应和包含干预条件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对于正面 AR 和正面 PEP,积极自我指令条件下的儿童在 T2 报告了更多的正面 AR 和正面 PEP,但这种差异在 T1 时就已存在。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SAD 儿童在社交压力任务前后存在更多负面认知过程,支持了认知模型在儿童 SAD 中的相关性。然而,SAD 儿童在任务中的外部注意力聚焦高于预期,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存在普遍的过度警觉,未来需要更多研究来深入理解。虽然重复任务和干预使两组儿童的负面认知减少,但由于研究存在局限性,如缺乏对照条件、部分儿童对观众真实性存疑、干预措施未标准化等,未来研究还需进一步改进。总体而言,该研究为儿童 SAD 的认知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开发针对性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