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Virtual reality-based pain control in endometriosis: a questionnaire-based pilot study of applications for relax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编辑推荐:
为探究 VR 技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发现 VR-R 效果更优,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管理新探索: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在女性健康领域,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却令人困扰的疾病。它就像子宫组织的一场 “异位冒险”,本该在子宫腔内安居乐业的内膜细胞,却调皮地跑到子宫腔外 “安营扎寨”,在子宫壁、卵巢、输卵管等地方生根发芽 。这些异位的内膜细胞会引发慢性盆腔疼痛,还可能伴有下背部或腹部疼痛、痛经、性交痛等一系列症状。而且,由于症状不典型,许多患者往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才能确诊,疾病带来的疼痛严重影响着她们的日常生活,导致医疗成本增加、生产力下降,甚至可能引发不孕,不少患者还饱受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的折磨。
目前,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手段虽然多样,包括镇痛药物、手术、激素治疗和补充医疗治疗等,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药物治疗可能有副作用,手术也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现有的支持性护理也难以让患者满意。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新的、副作用小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需求,开展了一项前瞻性、为期 14 周、开放、三阶段交叉试点研究,旨在探究配备放松诱导应用(VR-R,HypnoVR? )和活动刺激应用(VR-A,SyncVR Fit? )的虚拟现实(VR)技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自我报告的慢性疼痛、日常生活中的疼痛相关残疾、健康相关和整体生活质量以及总体幸福感的潜在有益影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上。
研究人员为开展此项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招募了 23 名符合条件的女性患者,这些患者年龄在 18 岁及以上,经组织学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且盆腔疼痛严重。研究采用交叉试验设计,患者需依次完成两个 4 周的干预阶段(分别使用 VR-R 和 VR-A 设备)和一个 4 周的无干预对照阶段,期间有 1 周的洗脱期。通过问卷调查(如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疼痛残疾指数(PDI)、疼痛灾难化量表(PCS)等)和纸质疼痛日记收集数据,并使用 R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下面来看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 研究人群基线特征:23 名参与者平均年龄 32.7 岁,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持续时间 1 - 5 年的有 7 人,超过 5 年的有 16 人,部分患者存在合并症,52% 的患者接受激素治疗,也有患者采用过理疗、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
- 疼痛日记:91% 的参与者完成了疼痛日记,经分析,VR-A 和 VR-R 阶段与对照组相比,日记记录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但月经出血时的疼痛明显高于非出血时。
- 问卷调查:在疼痛 NRS 问卷中,VR-R 的平均疼痛 NRS 值较基线有显著差异;PDI 问卷显示,VR-A、VR-R 和对照组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基线;PCS 问卷里,VR-R 的总得分和部分子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MOS-SS 问卷中,VR-R 的部分睡眠相关指数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DASS 问卷中,VR-R 的抑郁、焦虑和压力子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SF-12 健康调查中,两种 VR 应用均未产生显著结果。
综合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得出结论:VR-R 对多项疼痛和生活质量评分有积极影响,与基线相比,部分评分差异显著,且部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VR-A 与基线相比也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在小样本研究中,其效果未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表明 VR-R 可能比 VR-A 对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状况更有潜力,但两者都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它首次对比了两种不同 VR 应用(VR-R 和 VR-A)与无 VR 干预对照阶段的效果,且研究周期长达 14 周,为探究 VR 技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虽然目前研究存在样本量小等局限性,但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有望推动 VR 技术在女性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