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显示,择期宫颈环扎组患者的 BMI 低于紧急宫颈环扎组;择期组的妊娠次数、流产次数和晚期流产次数均高于紧急组。在手术相关指标方面,择期组手术时的孕周和住院时间均少于紧急组,但两组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感染率、术后异常阴道出血率和术后胎膜早破率上无显著差异。在妊娠结局上,择期组在妊娠终止时的孕周、延长的妊娠天数、足月分娩率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均高于紧急组,而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 NICU 入院率低于紧急组 。
进一步分析紧急环扎组不同亚型患者的情况,发现四型患者在晚期自然流产、引产和早产次数上存在显著差异。IV 型患者的晚期自然流产和早产次数高于其他三型,II 型患者的引产次数高于 I 型。在手术相关指标上,四型患者手术时的孕周、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间存在显著差异,IV 型患者手术时孕周低于其他三型,III 型患者手术时长比 I 型和 II 型长,I 型患者住院时间比 III 型短 。在妊娠结局方面,四型患者在妊娠终止时的孕周、足月分娩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新生儿 NICU 入院率存在显著差异,IV 型患者妊娠终止时孕周小于 I 型和 II 型,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 I 型和 III 型,足月分娩率低于 I 型,新生儿 NICU 入院率高于 I 型 。
研究还首次对 12 例 IV 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在常规 McDonald 宫颈环扎术前采用经阴道羊膜腔穿刺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平均妊娠周数可延长 76.67 天,其中 4 例在 28 - 36 周活产。这表明经阴道羊膜腔穿刺减压术对于 IV 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尤其对于有强烈保胎意愿的孕妇,如试管婴儿孕妇。
这项研究首次根据手术前宫颈扩张程度和羊膜囊突出程度将宫颈机能不全分为四个亚型,为临床医生更精准地评估病情提供了依据。对于 I 型和 II 型患者,手术操作相对容易;III 型患者由于羊膜囊突出,手术需格外谨慎,以防胎膜早破;IV 型患者以往手术难度大,常被视为手术禁区,但经阴道羊膜腔穿刺减压术为部分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同时,研究明确了影响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妊娠成功率,改善母婴预后。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上,为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