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Gastroenterology》: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s avoiding gluten without celiac disease: a long-term population-based follow-up study
编辑推荐:
为探究无乳糜泻却避免麸质人群(PWAG)的情况,芬兰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发现其患病率上升,该研究意义重大。
无麸质饮食研究解读:探索芬兰成人无麸质饮食现象
在健康饮食的潮流中,无麸质饮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许多人认为,避开麸质能带来健康益处,比如减轻肠胃不适、提升精力等。然而,在医学领域,无乳糜泻却避开麸质的人群(PWAG),他们的情况一直是个谜题。一方面,目前缺乏全国范围的患病率研究,尤其缺少长期随访数据,这使得人们难以准确了解这一群体的规模和特征;另一方面,现有的少量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对于 PWAG 的潜在预测因素也知之甚少。
为了解开这些谜团,来自芬兰坦佩雷大学(Tampere University)和芬兰健康与福利研究所(THL)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为人们认识 PWAG 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研究人员利用芬兰 2000 年和 2011 年全国健康调查(Health 2000 和 Health 2011)的数据,这两个调查分别包含 5777 名和 3866 名参与者,代表了芬兰 2682733 名和 1967876 名成年人。通过血清样本检测转谷氨酰胺酶自身抗体(transglutaminase autoantibodies),排除乳糜泻患者和抗体阳性者。同时,收集参与者的健康、饮食、心理等多方面数据,对 PWAG 进行全面分析。
在研究结果部分,研究人员首先关注了 PWAG 的患病率和发病率。2000 年,PWAG 的患病率为 0.2%,到 2011 年显著上升至 0.7%,增长近四倍。通过对特定队列的分析,得出每年每 10 万人中新增 42 例 PWAG(95% 置信区间 25 - 71)。
接着,研究人员比较了 PWAG 与非 PWAG 人群的特征。在饮食方面,PWAG 群体比不避开麸质的人群更常遵循其他特殊饮食,如无乳糖饮食(2011 年:41.7% vs. 12.0%, p<0.001 )和食物过敏限制饮食(12.5% vs. 3.0%, p=0.007 )。在心理健康方面,2000 年 PWAG 群体在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评估中显示出更多抑郁症状( p=0.023 ),不过 2011 年时这一差异不明显,在一般健康问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评估中,两个群体也未发现差异。此外,研究还发现,性别、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 2000 年时转谷氨酰胺酶抗体水平等乳糜泻相关风险因素,都不能预测后续是否会避开麸质。
在讨论部分,研究人员指出,芬兰 PWAG 患病率的快速上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与其他国家研究结果相比,不同地区的患病率差异较大,这可能与研究方法、文化差异等因素有关。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患病率上升的原因,但可能与媒体宣传让人们对麸质相关症状的意识提高有关,也可能受到无麸质产品营销的影响。而且,PWAG 与乳糜泻存在明显区别,它缺乏与血清学和自身免疫的关联,是一种独特的状况。PWAG 群体面临的心理社会负担以及多种饮食限制,可能导致营养缺乏等健康问题,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医疗支持和饮食咨询。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首次在芬兰全国范围内对 PWAG 进行长期随访,发现其患病率近十年来显著上升,且与常见的乳糜泻相关风险因素无关。这一结果强调了 PWAG 群体的特殊性,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医疗人员对这一群体的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未来还需要更多研究来深入了解 PWAG 的病理机制,以及麸质在其中的真正作用,从而为该群体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