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三磨牙手术后低强度激光疗法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疗效大比拼:开启术后康复新篇

《BMC Oral Health》:Comparison of the postoperative effect of low laser therapy and platelet rich fibrin on mandibular third molar surgery: a randomized study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6日 来源:BMC Oral Health 2.6

编辑推荐:

  为解决下颌第三磨牙术后并发症问题,研究人员开展 LLLT 和 PRF 对术后影响的研究,发现二者均可改善恢复,意义重大。

  

下颌第三磨牙手术新探索:LLLT 与 PRF 的术后疗效研究解读

在口腔医学领域,下颌第三磨牙(俗称智齿)的拔除是一项常见的外科手术。然而,术后的并发症却让患者们苦不堪言。想象一下,患者在经历智齿拔除后,不仅要忍受伤口的疼痛,脸部还会出现肿胀,嘴巴张不开,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进食。这些并发症包括疼痛、肿胀、张口受限(trismus)以及可能的二次感染等,极大地阻碍了患者的恢复进程,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提升患者的术后体验,来自近东大学(Near East University)牙科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将目光聚焦于低强度激光疗法(Low-Level Laser Therapy,LLLT)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这两种治疗手段,试图探究它们对下颌第三磨牙术后恢复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Oral Health》杂志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前瞻性随机研究方法。他们从 2024 年 2 月至 3 月,在近东大学牙科学院招募了 60 名年龄在 18 - 40 岁的患者。这些患者均患有单侧垂直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且手术难度经评估均为中等(根据 Pell 和 Gregory 系统分类为 Class I,Level C)。研究人员将患者随机分为一个对照组和三个试验组,每组 15 人。
  • 对照组(Group 4):仅接受传统的截骨术,不进行额外治疗。
  • 试验组 1(Group 1):在拔牙后,将 PRF 应用于拔牙窝。PRF 是一种从患者自身血液中提取的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不含抗凝剂,它具有促进组织再生和愈合的特性,能加速软硬组织的修复。
  • 试验组 2(Group 2):在拔牙后,不仅应用 PRF 于拔牙窝,还在术后连续 3 天进行口外的 LLLT 治疗。LLLT 是一种光生物调节(Photobiomodulation,PBM)疗法,被国际公认为细胞生物调节剂,可减轻疼痛、缓解炎症、促进局部微循环并加速愈合。
  • 试验组 3(Group 3):术后连续 3 天仅进行口外的 LLLT 治疗 。
在手术过程中,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系列标准化操作。手术均由同一位外科医生和助手在同一天的相同时间进行,采用下牙槽、舌神经阻滞和颊部浸润麻醉,使用阿替卡因盐酸盐和肾上腺素。通过制作三角形(Archer’s)瓣来防止肌肉损伤,使用 1.6mm 的圆钻以 40,000 转 / 分钟的速度进行均匀截骨,不进行牙齿分割,使用牙挺松动牙齿后拔除。术后,所有患者均需服用阿莫西林 / 克拉维酸(875/125mg),每日两次,持续 5 天;按需服用对乙酰氨基酚(500mg)止痛;使用 7.5% 聚维酮碘漱口水,每日三次,持续 7 天。
研究人员在术前及术后第 1、2、3、7 天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疼痛强度(采用 100mm 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0 代表无痛,100 代表难以想象的剧痛)、止痛药服用数量、张口受限程度(通过测量上下右中切牙近中切角之间的距离评估)以及肿胀程度(采用改良的 Gabka 和 Matsumara 方法测量)。
研究结果令人欣喜:
  • 疼痛方面:在术后第 1 天,Group 1 和 Group 2 的 VAS 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第 2 天,Group 2 和 Group 3 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到了第 3 天,Group 2 和 Group 3 的疼痛评分持续降低,且与第 2 天相似。例如,Group 2 的疼痛评分从第 1 天的 31.5±10.2 降至第 3 天的 1.7±2.0,Group 3 从 31±14.9 降至 4.1±9.5。
  • 止痛药服用情况:术后第 1 天和第 2 天,Group 2 和 Group 3 的止痛药消耗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第 3 天,所有试验组的止痛药消耗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总体来看,Group 2 和 Group 3 在术后第 1、2、3、7 天的止痛药总消耗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 张口受限:术后第 1、2、3 天,Group 2 和 Group 3 的张口受限程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例如,Group 2 在第 1 天张口度从 43.6±6.6 增加到 44.3±6.0,Group 3 从 40.3±5.4 增加到 43.3±5.8,而 Group 1 的张口受限值总体无显著差异。
  • 肿胀方面:术后第 1 天,Group 1 的肿胀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第 2 天和第 3 天,Group 1 和 Group 3 的肿胀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如 Group 1 的肿胀值从 372.6±22.0 降至 366±21.8,而对照组却从 431.8±34.0 增加到 455.9±41.6 ,到第 7 天,对照组和试验组之间肿胀程度无显著差异。
在讨论部分,研究人员指出,PRF 能够加速组织愈合,它可促进多种细胞类型的募集和增殖,包括内皮细胞、牙龈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和 osteoblasts 等,进而推动伤口处的组织修复和血管生成。LLLT 在近年来也备受关注,其在术后恢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此前有研究表明,LLLT 在术后早期(尤其是术后 48 小时内,炎症和水肿高峰期)可增强能量,改善组织愈合。在本研究中,PRF + LLLT 联合治疗组(Group 2)在某些指标上表现更为出色,其总 VAS 疼痛评分、止痛药摄入量和张口受限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疼痛和肿胀的评估依赖患者自我报告,可能受个体感知差异影响;手术中拔牙侧的分布存在轻微不平衡(右侧 28 颗,左侧 32 颗),且手术医生为右利手,这可能对手术难度产生影响;患者分组缺乏正式的随机化过程,可能引入选择偏倚 。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表明,单独应用 PRF 和 LLLT,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均能在统计学上显著降低患者下颌第三磨牙术后的疼痛、止痛药摄入量、张口受限和肿胀程度,相比传统治疗方式,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术后恢复体验。尽管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长期随访的研究,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和剂量,但该研究为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为改善下颌第三磨牙术后患者的康复状况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