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状血管畸形(CM)引发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的罕见病例:手术成功治疗与机制探讨

《Egyptian Journal of Neurosurgery》:A cavernous mal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n acute subdural hematom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6日 来源:Egyptian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0.7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例罕见的右额叶皮质海绵状血管畸形(CM)继发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病例。通过急诊开颅手术实现血肿清除及病灶全切,患者GCS评分从7分恢复至15分。该研究为自发性ASDH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思路,证实了CMs可能通过皮质穿透性出血导致硬膜下出血的病理机制,对神经外科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神经外科领域,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 Malformation, CM)因其独特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始终备受关注。这些由薄壁血管窦组成的低流量血管畸形,虽然仅占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的10-15%,却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传统认知中,CMs的出血多局限于脑实质内,但近期来自摩洛哥的研究团队在《Egyptian Journal of Neurosurgery》报道的突破性病例,彻底颠覆了这一固有认知——他们成功救治了一例以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 ASDH)为首发表现的CM患者,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全新视角。

研究团队采用多模态诊断技术,包括急诊CT显示右半球13.5mm厚度的ASDH伴中线移位8.5mm,术后MRI确认病灶全切。关键手术技术包括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CM显微切除术,术中特别注意处理与上额沟粘连的病灶。病理学通过HE染色证实典型CM特征:缺乏平滑肌层的窦状血管网络伴含铁血黄素沉积。

病例展示部分详细记录了40岁女性患者的诊疗过程:

  • 临床表现:突发头痛伴呕吐,3小时内GCS降至7分,右侧瞳孔散大
  • 影像学特征:CT显示右额叶7.5×6mm低密度灶与ASDH共存,MRI梯度回波序列检出特征性"爆米花"样改变
  • 手术发现:血肿与CM在皮质出口处融合,证实为出血源
  • 病理诊断:血管窦壁缺乏弹性纤维,伴出血后巨噬细胞浸润

讨论环节深入剖析了CM致ASDH的罕见机制:
1)解剖学基础:皮质表浅型CM可能突破软脑膜形成硬膜下出血
2)流行病学特征:文献仅2例类似报道,年出血率脑干型达2.8%
3)遗传学背景:涉及CCM1/CCM2/CCM3基因突变
4)治疗策略:强调全切除必要性,残留病灶再出血风险达56%

该研究具有三重突破性价值:首次系统描述CM-ASDH的临床病理联系;证实急诊手术可同时解决占位效应和出血源;为自发性ASDH的鉴别诊断增添新选项。研究团队特别指出,对于突发意识障碍伴ASDH的患者,应考虑CM可能,尤其是年轻无外伤史群体。这一发现将直接影响临床诊疗路径的选择,对改善罕见脑血管畸形的预后具有里程碑意义。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