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 的危害可不止于此。它会排挤骨髓中正常的造血功能,不少患者因此出现血细胞减少症(Cytopenias),尤其是贫血症状,这往往是疾病初期的表现之一。而且,癌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Cytokines)会激活破骨细胞(Osteoclasts),引发过度的骨吸收,约 80% 的患者会出现骨溶解(Osteolysen)现象,常见于脊柱、颅骨,少数发生在四肢骨骼,严重时会导致椎体塌陷、肱骨和股骨骨折。大量轻链或免疫球蛋白的堆积,还可能引发继发性肾功能障碍,甚至发展为急性肾衰竭,患者不得不依靠透析维持生命。此外,免疫球蛋白增多可能导致高粘滞综合征,影响视力和注意力;正常功能性免疫球蛋白生成减少,还会造成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部分患者 T 细胞功能也会受损,感染风险大幅增加。
如此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常常延误 MM 的最终确诊,给治疗带来极大挑战。正因如此,深入研究 MM 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来自德国维尔茨堡大学附属医院第二内科(Medizinische Klinik und Poliklinik II, Universit?tsklinikum Würzburg)的 Hermann Einsele 教授和德国美因茨大学医学中心放射肿瘤学与放射治疗科(Klinik und Poliklinik für Radioonkologie und Strahlentherapie, Universit?tsmedizin Mainz)的 Heinz Schmidberger 教授等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针对 MM 治疗的研究,成果发表在《Die Onkologie》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 MM 的诊断方面探索新的风险分层方法,借助分析骨髓瘤细胞基因组的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或分子改变(Molecular Alterations),为治疗决策提供更精准的依据。同时,影像学检查在初次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得益于不断进步的治疗手段,如今患者能够实现深度且持久的缓解。
MM 的治疗具有复杂性,需要多学科协作。针对局部并发症,如骨溶解引发的剧烈疼痛、骨折或压迫综合征等,局部放射治疗(Radiotherapy)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MM 的治疗发生了巨大变革。过去 10 年,14 种新药相继应用于临床,治疗方案愈发复杂。
此次研究为 MM 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新的风险分层方法和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缓解率,多学科协作和创新疗法的应用为攻克 MM 指明了方向。然而,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治疗方案的长期副作用尚不明确,免疫治疗在一线治疗的最佳应用时机和方案还需进一步探索。未来研究可围绕这些问题深入开展,不断优化 MM 的治疗策略,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