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解决儿科药物治疗难题,研究人员开展儿童配方制剂等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意义重大。
儿科疼痛治疗研究解读:探索儿童疼痛治疗的复杂征程
在医疗领域,人们常说 “儿童不是小大人”。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医学哲理。以往,人们可能会简单地认为,把成人的治疗方案 “缩小” 一下就能适用于儿童,但事实并非如此。儿童时期并非一个单一、统一的阶段,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充满了不断的成长和变化。从药物代谢的角度来看,药物在儿童体内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和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会随着年龄发生巨大变化。比如,新生儿、婴儿和青春期少年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可能截然不同。而且,许多重症儿童无法用言语表达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部分儿童还存在服药困难,需要通过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或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术(PEJ)来进食,这些都给儿科药物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和基于数据的剂量指导常常缺失,医生们只能在 “超说明书用药”(off label)的情况下治疗儿童,这无疑增加了治疗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积极开展研究。德国儿童疼痛中心(Deutsches Kinderschmerzzentrum)、维斯特法伦州达特恩儿童和青少年诊所(Vestische Kinder- und Jugendklinik Datteln)以及维滕 / 黑尔德克大学(Universit?t Witten/Herdecke)的研究人员参与其中,鲍里斯?策尔尼科夫(Boris Zernikow)教授是这项研究的关键人物。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Der Schmerz》杂志上,对儿科疼痛治疗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人员主要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际案例研究来开展研究。他们综合分析了大量已有的医学文献,获取关于儿童药物治疗、疼痛感知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对实际临床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例如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药物使用情况、疼痛反应等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儿童配方制剂的研发
研究人员致力于研发儿童配方制剂(Kinderformularium)。其目标是改善儿童和青少年的药物治疗,协调国内外的剂量建议,并为医生、药剂师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提供简单且免费的信息。该配方制剂基于现有的最佳证据,由专家小组评估。数据库中包含针对早产儿、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的剂量建议,系统整理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警告和禁忌症,还补充了药物的批准状态和德国可用制剂的信息。
阿片类药物的应用
长期以来,在儿科肿瘤和其他危及生命或限制生命的疾病治疗中,当儿童需要服用缓释吗啡时,MST? 缓释颗粒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年幼或体重较轻的儿童以及通过 PEG/PEJ 进食的儿童,MST? 缓释颗粒实现了安全、简单的剂量调整和给药。来自明斯特的跨专业团队,在儿童肿瘤学家和儿科姑息治疗医生玛吉特?鲍曼 - 克勒(Margit Baumann-K?hler)的带领下,精心开发并验证了一种方法,能够精确调配低剂量的硫酸吗啡或盐酸氢吗啡酮(Hydromorphon-HCl),使其可以通过小的营养管给药,保障了需要低剂量阿片类药物的患者的治疗。
新生儿采血时的疼痛缓解措施
丹妮丝?哈里森(Denise Harrison)和玛丽安娜?布埃诺(Mariana Bueno)的研究聚焦于新生儿、婴儿和幼儿采血时的疼痛缓解措施。自 1987 年桑尼?阿南德(Sunny Anand)和保罗?希基(Paul Hickey)的突破性研究发表以来,人们对胎儿和新生儿的疼痛感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研究表明,24 周胎龄的胎儿和早产儿的皮质和皮质下神经元机制已经能够感知疼痛,相关的神经化学系统也已完整且功能正常。新生儿对疼痛刺激会产生生理反应,并且他们的疼痛阈值较低,对疼痛和非疼痛刺激的区分能力不足,自身的疼痛抑制机制也未完全发育。这些疼痛和应激反应可能对大脑发育产生长期影响。而在过去十年中,新生儿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的疼痛性操作数量并未显著下降。因此,哈里森和布埃诺提出的疼痛预防和缓解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这些研究成果为儿科疼痛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儿童配方制剂的出现,为医生合理用药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有助于减少 “超说明书用药” 带来的风险,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阿片类药物应用方法的改进,使低剂量阿片类药物的给药更加安全、便捷,满足了特定儿童患者的治疗需求。新生儿采血疼痛缓解措施的研究,提高了人们对新生儿疼痛的重视程度,推动了临床实践中对新生儿疼痛管理的改进。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儿科疼痛治疗的知识体系,更在实际应用中为改善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儿科疼痛治疗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