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机制是作为蛋白隔离物。circRNAs 可以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的定位、活性或者稳定性,从而影响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或抑制。在 BCa 中,这种蛋白 - circRNA 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细胞内与化疗耐药相关的信号通路发生改变。比如,circRNAs 与某些参与 DNA 损伤修复、细胞凋亡抑制或者药物外排泵调节的蛋白质结合后,会增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使得化疗效果大打折扣。
在顺铂和吉西他滨耐药方面,circRNAs 的调控作用尤为显著。顺铂通过与癌细胞的 DNA 结合,形成 DNA - 铂加合物,干扰 DNA 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诱导癌细胞凋亡。然而,在耐药的 BCa 细胞中,circRNAs 的异常表达会干扰顺铂的作用机制。一些 circRNAs 可以通过调控 miRNA - 靶基因轴,激活与 DNA 损伤修复相关的信号通路,使癌细胞能够更有效地修复顺铂造成的 DNA 损伤,从而逃避顺铂诱导的凋亡,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吉西他滨作为另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主要通过抑制 DNA 合成来发挥抗癌作用。circRNAs 同样参与了吉西他滨耐药的调控过程。部分 circRNAs 可以调节癌细胞内与吉西他滨代谢、转运以及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基因表达。比如,circRNAs 可能通过调节吉西他滨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影响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摄取效率;或者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使癌细胞能够绕过吉西他滨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继续进行增殖,最终导致吉西他滨耐药。
值得注意的是,化疗耐药与肿瘤免疫逃逸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这一联系会显著影响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当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它们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一方面,耐药癌细胞可能会下调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分子表达,减少抗原呈递,使得免疫系统难以识别癌细胞。另一方面,耐药癌细胞会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组成和功能。例如,它们可能吸引更多的免疫抑制细胞,如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 -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进入肿瘤微环境,同时抑制免疫激活细胞,如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 cells)的功能,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肿瘤生长和存活的免疫抑制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