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负担研究:肥胖的关键影响及防控意义

《Journal of Prevention》:Quantifying 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in South Africa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6日 来源:Journal of Prevention 1.8

编辑推荐:

  为探究南非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及肥胖对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南非国家收入动态研究(SA-NIDS)2008 - 2017 年数据开展研究。结果发现肥胖和腰围增加是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存在性别差异。该研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相关疾病的重要因素,据估计,它与全球 13% 的死亡病例相关。而且,全球高血压患者数量持续攀升,不同国家之间的患病情况差异显著。非洲国家的高血压患病率尤为突出,南非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其高血压患病率高达 69%,肥胖率也处于世界高位,并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深入了解这些疾病负担的影响因素,探究肥胖、生活方式因素与高血压及其他心脏代谢疾病之间的关系,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柯比研究所(Kirby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Prevention》杂志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技术方法来开展此项研究。他们收集了南非国家收入动态研究(SA-NIDS)在 2008 年至 2017 年间的横断面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设计下的系统随机抽样。在分析过程中,运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以考量多阶段调查抽样设计的特点;同时,使用一种名为人口归因风险(PAR%)的流行病学测量方法,来评估风险因素对高血压及其他临床终点的影响 。

研究结果如下:

  •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研究共纳入 80270 名参与者,其中男性 32686 名(41%),女性 47584 名(59%)。女性的年龄中位数(35 岁)大于男性(29 岁),且女性单身或未同居的比例更高。在教育程度和收入方面,女性中无教育和无固定收入的比例均高于男性。此外,男性吸烟和饮酒的比例更高,而女性不运动的比例更高。在身体指标上,女性的 BMI 和腰围显著高于男性。
  • 年龄 - BMI 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通过年龄 - BMI 特异性高血压患病率的分析发现,无论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年轻群体中,男性患高血压的几率高于女性,但在老年群体中,这种差异逐渐缩小。
  • 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显示,年龄增长、超重 / 肥胖、腰围增加、未接受教育、不运动、吸烟以及频繁饮酒等因素,均与高血压患病几率增加显著相关。其中,超重 / 肥胖和腰围增加对高血压的影响尤为突出。
  • 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水平估计:较高的 BMI 和腰围是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且这种影响在女性中更为显著。在男性中,超重 / 肥胖对高血压的 PAR% 为 36%(95% CI:34%, 40%),女性为 60%(95% CI:57%, 63%);增加腰围对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的 PAR% 分别为 29% 和 51%。综合来看,BMI 和腰围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男性 36%、女性 59% 的高血压病例。

在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肥胖和腰围增加被确定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的最主要相关因素。调整年龄等不可改变因素和婚姻状况等背景风险因素后,身体成分测量指标对个体的影响超过了其他风险因素,这在女性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女性肥胖和腰围增加的患病率更高。研究还发现了年轻群体中的性别差异,年轻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年轻女性,而在老年群体中,高血压患病率在两性中均超过 80%。此外,缺乏运动、低社会经济指标(如缺乏教育和失业)也对高血压有一定影响,且这些因素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这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明确了南非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供了有力依据。研究表明,即使其他既定风险因素保持不变,针对肥胖个体采取干预措施,也有可能预防大量高血压病例。将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信息融入现有的艾滋病预防项目,以及在社区层面开展促进健康行为的项目,对于预防肥胖、高血压及相关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