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Medicine》:Treatment of incisional hernias in kidney transplant patients utilizing onlay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 case series
编辑推荐:
肾移植患者日益增多,其术后切口疝修复缺乏研究。研究人员开展 “利用带蒂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治疗肾移植患者切口疝” 的研究,发现该技术并发症少且无复发,为肾移植患者切口疝修复提供有效方案。
在医学领域,肾移植手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肾移植数量不断增加,患者的十年生存率也持续上升。然而,这一群体却面临着新的困扰 —— 术后切口疝的发生风险逐渐凸显。由于肾移植手术需要进行腹部切口,这使得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切口疝,而目前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腹壁重建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却相对匮乏。在普通患者群体中,切口疝修复的长期复发率较低,术后并发症也在可接受范围内,但肾移植患者因其特殊的生理状态,如免疫抑制等,使得他们在切口疝修复上面临更多挑战。因此,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肾移植患者切口疝修复方法迫在眉睫。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的研究人员 Hector S. Caceres、Tapasya Katta、Edgar Soto 等开展了一项关于利用组件分离技术联合带蒂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植入治疗肾移植患者切口疝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Discover Medicine》杂志上。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采用了回顾性研究方法。他们通过搜索 201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的腹疝修复(CPT 编码 49565 - 49566、49560 - 49561)和肌筋膜瓣(15734)的 CPT 代码,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最终确定了 6 例曾接受肾移植且出现切口疝的患者。研究人员收集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合并症、免疫抑制方案、实验室检查值以及手术信息等,主要观察指标为并发症和复发率。
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患者基本情况:6 例患者平均年龄 59.7 岁,平均 BMI 为 29.3kg/m2 ,男女比例相同。所有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83% 有心血管疾病史,50% 有吸烟史和糖尿病史,17% 有肺部疾病史。患者的疝缺损平均面积为 165cm2 ,范围在 30 - 450cm2 之间。
- 手术相关情况:平均手术时间为 186.5 分钟,估计失血量为 128.3mL,住院时间平均为 5.7 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7%,仅 1 例患者发生感染,且感染得到了妥善处理。在平均 5.81 年的随访期内,未观察到患者出现疝复发的情况。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组件分离技术联合带蒂 ADM 植入在治疗肾移植患者切口疝方面被证明是一种可靠且安全的方法。该技术并发症少且无复发,为这一高风险群体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研究还发现,免疫抑制药物霉酚酸酯(MFF)的使用以及较高的 BMI 与肾移植患者切口疝的发生有关。此外,ADM 在促进血管新生、降低感染率方面表现良好,尤其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肾移植患者。与其他研究相比,该研究中采用的技术在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回顾性研究设计无法全面分析影响切口疝发生的因素,且样本量较小。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仍然为肾移植患者切口疝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随着肾移植患者群体的不断扩大,其研究成果将为临床手术策略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