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Osteoporosis Reports》: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Management in 4D: The Case for Dynamic Treatment Regime Methods to Optimize Care
活性维生素 D 固醇: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活性维生素 D 固醇就成为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低钙血症的主要药物。CKD-MBD 的核心病理生理特征是内源性骨化三醇生成减少,使用活性维生素 D 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还可维持血钙正常。20 世纪 90 年代引入的维生素 D 类似物是骨化三醇的合成修饰版本,能降低 PTH 水平,且升高血钙的作用相对较弱。在观察性研究中,使用维生素 D 类似物与更好的预后相关。约 80% 接受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会使用活性维生素 D 固醇,包括骨化三醇或其类似物。
定量系统药理学模型研究:Gaweda、Brier 和 Lederer 等人通过修改 Peterson 和 Riggs 的钙磷代谢定量系统药理学(QSP)模型,考虑 CKD-MBD 患者的生理差异,开发了 CKD-MBD 的 QSP 模型 。他们纳入了磷调节激素 FGF23 等相关参数,并修改了部分方程,以更好地模拟肾衰竭患者的生理状态。利用历史临床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的误差指标明显低于原始模型。2022 年,他们在原 QSP 模型基础上纳入深度强化学习,扩展后的模型涵盖了用于治疗 CKD-MBD 的三类药物:拟钙剂、活性维生素 D 固醇和磷结合剂。强化学习部分以 QSP 模型表示环境,以药物剂量变化作为可采取的行动,状态空间由血钙、血磷和 PTH 生化参数组成。通过模拟数据比较强化学习训练的 AI 和基于行为克隆(BC)训练的 AI 的性能,发现强化学习训练的 AI 能更快、更准确地达到并维持期望状态,且使用磷结合剂和拟钙剂的频率低于 BC 训练的 AI,使用活性维生素 D 固醇的频率更高。这表明调整药物使用策略,增加活性维生素 D 固醇的使用,可能改善 CKD-MBD 的整体治疗预后。他们还利用 QSP 和 RL 方法模拟不同的 CKD-MBD 治疗方案,包括以达到当前指南目标为重点的方案,以及预防某些不利病理生理过程(如骨钙外流)的方案,这种方法有助于提出新的治疗假设,并预测新治疗方法的后续效果。不过,这些有前景的系统模型仍需在人体实证数据中进行验证,评估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同时,也应开发其他基于观察临床数据的实证方法,减少对模拟模型的依赖,用于构建 CKD-MBD 的动态治疗方案。
结论
CKD-MBD 具有生物相互作用复杂、治疗选择多样、系统存在迭代生物反馈等特点,为通过动态治疗方案范式规范和改善治疗提供了理想场景 。利用 AI 优化动态治疗方案的方法有望在该领域取得重大创新,基于系统生物学见解或强化学习等方法,为最佳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未来需通过试验对这些方法进行测试,以改善肾衰竭患者的治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