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Genomics》:Transcriptomic characterisation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ell lines bearing the same t(9;11) driver mutation reveals different molecular signatures
在血液系统疾病的研究领域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最为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它在儿童和青少年白血病病例里占比达到 20%。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了许多在 AML 中频繁发生突变的基因,其中不少是参与 DNA 甲基化(如 DNMT3A、TET2、IDH1/2)或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像 ASXL1、EZH2、MLL1)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这些基因的突变会打乱正常的细胞生理过程,使得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分化受阻。
在实验室研究中,来自 AML 患者的多种细胞系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研究。然而,这些细胞系之间是否存在重要差异,却一直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明确的界定。如果不能清晰地了解这些差异,就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对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深入探究 AML 细胞系之间的差异,成为了白血病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英国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The Roslin Institute)和皇家(迪克)兽医学院(Royal (Dick) School of Veterinary Studies)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运用 RNA 测序(RNA-Seq)技术,对四种常用的 AML 细胞系 ——THP-1、NOMO-1、MOLM-13(均携带 t (9;11) 易位)和 MV4.11(携带 t (4;11) 易位)的转录组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研究成果发表在了《BMC Genomics》杂志上。
这项研究为白血病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关键的参考依据。它让研究人员对 AML 细胞系的分子特征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有助于后续更精准地选择合适的细胞系模型开展白血病相关研究,进而推动白血病治疗方法的研发进程。
在研究结论与讨论部分,此次对四种常用 AML 细胞系的详细转录组分析,揭示了编码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的基因表达存在重要差异。这些差异大多与细胞系的原发性细胞遗传学易位并无明显关联,这表明深入进行这些细胞模型的分子特征研究至关重要。研究成果为白血病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有助于研究人员更科学地选择 AML 细胞系作为临床前研究模型,如药物筛选等,从而为白血病的治疗研究开辟新的方向,对推动白血病治疗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