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imul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use of extended reality simulation in neonatal resuscitation training
编辑推荐:
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传统模拟设备存在诸多局限。研究人员开展了 “比较 360° 视频与 VR 模拟在新生儿复苏计划(NRP)培训中的应用及对学习效果影响” 的研究。结果显示 VR 模拟在提升学习和操作表现上更优,为 NRP 培训提供了新途径。
新生儿,这个刚刚来到世界的小生命,有时却面临着呼吸不畅甚至心肺功能亟待恢复的危险情况。据估算,每年约有 240 万新生儿在出生后的 28 天内夭折,其中高达 10% 的新生儿出生时需要外界帮助才能开始呼吸,1% 更是要借助复苏手段来恢复心肺功能 。新生儿复苏培训对于改善这些小患者的预后状况至关重要,1987 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儿科学会推出了新生儿复苏计划(NRP),旨在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然而在加拿大,医护人员需每两年完成在线考试和线下 NRP 课程以维持资质。更棘手的是,培训后的知识和技能留存是个大问题,研究显示相关能力在数周内就可能下降 。此外,传统模拟设备及强化培训的普及也面临阻碍,在偏远地区,设备和交通成本高、资源稀缺、时间紧张等因素限制了培训开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的 Mustafa Yalin Aydin 等人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比较 360° 视频与虚拟现实(VR)模拟在 NRP 培训中的应用及对 NRP 学习成果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s in Simulation》杂志上。
为开展此项研究,研究人员采用了随机分组前测 - 后测交叉试验设计。招募 30 名 NRP 提供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先接受 VR 模拟或 360° 视频培训,之后两组交换培训方式。培训前后,参与者需完成多项问卷测试,包括自信心评估、用户满意度、有用性、沉浸感和模拟器晕动症评估等。同时,参与者还要在模拟人上进行正压通气(PPV)操作展示,由经验丰富的教员对操作进行盲评。
研究结果如下:
- 参与者背景:参与者中 50% 为注册护士,16% 为儿科住院医师,多数为女性(93%),53% 在过去一年完成 NRP 课程,73% 有 0 - 5 年工作经验。两组在性别、职业角色、从业年限、NRP 经验和初始自信心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 自信心变化:VR 模拟组在 “正确放置面罩” 和 “评估 30 秒有效 PPV 后新生儿反应” 两项技能上,自信心提升更显著(调整后 P 值分别为 0.038 和 0.017)。
- 沉浸感与有用性:VR 组在 17 项沉浸感问题中有 14 项得分显著更高,表明 VR 模拟的沉浸感更强。在有用性方面,VR 模拟得分也更高(360° 视频组平均分为 5.3 ± 1.3,VR 组为 6.0 ± 0.86)。
- 模拟器晕动症:多数参与者未报告模拟器晕动症症状,部分人仅出现轻微或中度症状。
- PPV 操作表现:VR 组在 “提供 30 秒有效 PPV(40 - 60 次 / 分钟)” 和 “重新评估心率(心率必须大于 100 次 / 分钟)” 这两项操作上表现更优(调整后 P 值分别为 0.005 和 0.04)。
综合研究结果与讨论来看,该研究表明,虽然 NRP 提供者认为 360° 视频和 VR 模拟都有用,但 VR 模拟在提升学习表现、增强学习效果和增加沉浸感方面更具优势。VR 技术为 NRP 培训提供了一种可替代的方式,能让学习者在非临床环境中沉浸式体验复苏场景,在面对面培训机会有限时,提供了有价值的自主学习和补充学习途径。不过,研究也存在样本量小、参与者背景多样、技术限制和受疫情防控规定影响等局限性。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仍为医学教育中应用扩展现实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了新生儿复苏培训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