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芬兰和爱沙尼亚豆雁(Anser fabalis)猎获物亚种组成的遗传评估:为保护管理提供关键依据

《European Journal of Wildlife Research》:Genetic assessment of subspecies composition in bean goose (Anser fabalis) harvest in Sweden, Finland and Estonia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6日 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Wildlife Research 1.8

编辑推荐:

  为明确欧洲豆雁猎获物中亚种比例,研究人员测序 mtDNA 片段,发现不同地区亚种占比不同,对管理有重要意义。

  

豆雁猎获物亚种组成遗传评估研究解读

在广袤的欧洲大地,每年都有大量的豆雁(Anser fabalis)被猎人捕获。然而,这些猎获的豆雁中,不同亚种的比例一直是个谜。豆雁包含不同亚种,如泰加豆雁(A. f. fabalis)和苔原豆雁(A. f. rossicus) ,它们的保护状况差异很大。泰加豆雁种群数量在近几十年有所下降(不过在中央飞行路线近期有所增加),而苔原豆雁数量却在上升。但在狩猎统计中,这些亚种并未区分开来。如果不能准确掌握不同亚种的猎获情况,可能会导致泰加豆雁因过度捕猎而濒危,同时也可能对数量充足的苔原豆雁实施不必要的狩猎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瑞典农业科学大学、芬兰奥卢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Wildlife Research》上。
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了基因测序技术来开展研究。样本来自瑞典、芬兰和爱沙尼亚的猎人在 2017/18 至 2019/20 狩猎季自愿捐赠的豆雁身体部分(头部),从这些样本的肌肉组织中提取 DNA。之后,通过特定引物扩增线粒体(mtDNA)控制区最可变的部分(210bp) ,并进行测序。再利用相关软件对序列进行编辑、比对和分析,构建中位数连接单倍型网络,以此来确定样本的亚种归属。
研究结果如下:
  • 不同地区豆雁亚种比例差异显著:在瑞典,研究的狩猎季节中,93.1% 的猎获豆雁为泰加豆雁,若将携带粉脚雁单倍型的个体也算作泰加豆雁,这一比例可达 94.4%。而在芬兰和爱沙尼亚,泰加豆雁的猎获比例分别仅为 11.1% 和 5.8%,芬兰 86.1%、爱沙尼亚 93.4% 的猎获豆雁为苔原豆雁。这表明不同地区的豆雁猎获情况存在极大差异。
  • 发现特殊个体和异质性现象:研究中检测到一些特殊个体,如一只来自芬兰的豆雁具有东亚泰加豆雁(A. f. middendorffii)的 mtDNA 单倍型 ,两只具有小白额雁(A. albifrons)mtDNA 单倍型的个体。此外,还发现了 23 个样本(3%)存在线粒体异质性(heteroplasmy),即个体内存在多种 mtDNA 变体 。
  • 方法的优势与挑战:与之前的遗传方法相比,本研究测序更短的 DNA 区域,成本更低、速度更快。但该方法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无法区分泰加豆雁和粉脚雁,部分苔原豆雁样本在单倍型网络中存在聚类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杂交个体影响亚种判断。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芬兰通过空间和时间的狩猎法规,成功将狩猎目标主要集中在苔原豆雁上,这表明合理的狩猎管理措施能够实现亚种特异性的收获管理。而爱沙尼亚虽然大部分猎获的是苔原豆雁,但泰加豆雁的来源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研究首次报道了水禽中的 mtDNA 异质性现象 ,这一发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研究提出的遗传分析方法,为未来监测豆雁猎获物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更科学地管理豆雁狩猎活动,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豆雁保护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