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解锁进化奥秘,守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钥匙

《BIOspektrum》:Die Bioinformatik, der Schlüssel zu den Geheimnissen der Evolution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6日 来源:BIOspektrum

编辑推荐:

  为解决如何利用基因组学和生态学大数据进行物种保护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生物信息学在进化生物学中应用的研究,发现可通过跨学科框架整合相关数据,为物种保护和生态系统维护提供依据。

  

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关键力量

在生物科学的广阔领域中,进化生物学一直试图揭开生命起源与物种发展的神秘面纱。曾经,人们只能通过形态特征去推测物种间的关系,但这种方式存在很大局限性,许多隐藏在生命深处的进化故事难以被发现。随着科技发展,生物信息学异军突起,成为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关键工具。
早期,蛋白质序列分析开启了分子进化研究的大门,让人们意识到分子可以作为进化历史的记录者。Linus Pauling 和 Emile Zuckerkandl 发现,氨基酸序列差异与物种进化距离大致呈线性关系,这一理论突破为进化研究带来新方向。Margaret Dayhoff 和 Richard Eck 在 1963 年开发出首个处理测序结果的程序,并于 1965 年创建首个生物数据库,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如今,高通量测序技术(NGS)产生海量数据,生物信息学面临新挑战与机遇。新工具不断涌现,用于处理序列拼接(Assembly)、比对(Alignment)、变异识别(Haplotype Calling)、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和功能注释(Annotation)等工作。同时,概率方法的应用,如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使研究人员能从复杂数据中获取更准确信息,像多态性感知模型(Polymorphism-aware Models)可追踪种群内等位基因频率变化,长读长测序技术(Third Generation Sequencing)能精准识别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关系(Synteny),解决经典系统发育学无法回答的问题。
然而,进化研究不仅要重建物种关系,还要探究物种形成的过程。传统系统发育方法利用中性标记研究物种关系,而自然选择相关研究则依赖非中性标记。通过离群值方法(Outlier-Methoden)可识别可能受自然选择影响的标记,但解读这些标记存在困难,因为遗传漂变可能干扰判断。为此,研究人员结合基因组外数据源,如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s Studien)、基因组 - 环境关联研究(GEA)等,但这些研究结果同样需要谨慎解读。
此外,全球变化背景下,物种生存面临威胁,进化研究需要在时空维度上追踪物种变化。John Avise 提出的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Phylogeografie)将种群遗传学和系统发育学结合,为研究物种进化开辟新途径。但要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还需构建基因组学与生态学整合的概念框架。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 München)的研究人员 Paul Kasko 和 Ralph Kühn 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他们提出构建一个跨学科框架,利用贝叶斯分层方法整合生态学、生物学和基因组学信息,以描述不同层面的适应过程。研究以马科动物(Equiden)和鹿科动物为例,发现马科动物在不同环境极端条件下快速适应,亚洲野驴在物种分离后于杂交区(Suture Zone)交换有利基因变体;鹿科动物在广阔地理区域扩散。对比这些类群的基因组、物种形成机制和适应动态,能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物种保护和生态系统维护提供通用知识。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IOspektrum》上,为进化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技术方法

研究主要运用了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包括对高通量测序(NGS)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如序列拼接、比对、变异识别等;利用概率方法,像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计算进化模型参数;还借助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方法,结合种群遗传学和系统发育学研究物种进化历程。研究选取马科动物和鹿科动物作为样本队列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

  1. 从蛋白质序列到大数据的进化历程:分子作为进化历史的载体,生物信息学早期发展为现代系统发育学奠定技术基础。如今,新的测序技术和分析方法使研究人员能更深入地研究进化过程,如追踪种群内等位基因频率变化、识别染色体上基因排列关系123
  2. 自然选择的遗传图谱:通过非中性标记和基因组外数据源研究自然选择,但解读相关标记存在挑战。基因组 - 环境关联研究等方法可辅助提出关于生物遗传适应的假设45
  3. 变化中的进化研究: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为研究物种进化提供新视角,跨学科框架可整合基因组学和生态学数据,用于描述物种形成和适应的动态过程。以马科和鹿科动物为例,研究发现不同物种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基因交流和扩散模式67

研究结论与意义

该研究表明,生物信息学在进化生物学研究中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处理复杂的基因组数据,还能结合其他学科数据,为进化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视角。通过构建跨学科框架,研究人员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物种进化和适应过程,这对于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物种保护和生态系统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帮助人们更精准地确定物种保护单元(Evolutionary Significant Units),保护遗传多样性的同时避免破坏地方适应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平衡维护提供有力支持 。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