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转基因大豆CAL-16表达Cry1Ab-Vip3A融合蛋白赋予对鳞翅目害虫的广谱抗性
《Plant Cell Reports》:Transgenic soybean expressing Cry1Ab-Vip3A fusion protein confers broad-spectrum resistance to lepidopteran pest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6日 来源:Plant Cell Reports 5.3
编辑推荐:
为应对鳞翅目害虫对现有Bt作物的抗性演化问题,浙江大学团队开发了表达Cry1Ab-Vip3A融合蛋白的转基因大豆CAL-16。研究证实该品系对棉铃虫、斜纹夜蛾等6种主要害虫具有100%致死效果,田间试验显示其种子对豆荚螟完全免疫,且农艺性状与受体品种无显著差异。这项发表于《Plant Cell Reports》的研究为害虫抗性治理提供了新策略,该品系已于2023年获中国安全证书。
大豆作为全球重要的粮油作物,长期遭受鳞翅目害虫的严重危害。当前商业化种植的转Bt基因大豆主要表达Cry类蛋白,但面临着两大严峻挑战:一方面,害虫对Cry1Ac等蛋白已产生广泛抗性;另一方面,这类蛋白对地老虎属(Agrotis)和斜纹夜蛾属(Spodoptera)等重要害虫防控效果有限。更令人担忧的是,现有双价Bt大豆中使用的Cry1F与Cry1Ac存在共同作用靶标,难以真正实现抗性治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蛋白——晶体蛋白Cry1Ab和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A进行融合表达,培育出具有突破性抗虫特性的转基因大豆CAL-16。
研究人员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将经密码子优化的Cry1Ab-Vip3A融合基因导入大豆品种"天隆1号"。通过ELISA筛选获得71个独立转化株系,其中CAL-16事件表现出稳定的单拷贝插入和高效表达。关键技术包括:hiTAIL-PCR确定T-DNA插入位点、Southern blot验证拷贝数、多代次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稳定性,以及针对6种鳞翅目害虫的离体叶片生测和豆荚螟田间自然诱抗试验。
分子特征分析显示,CAL-16在18号染色体13,539,527 bp处存在单拷贝插入,插入序列与载体设计完全一致。表达分析发现,融合蛋白在叶片中含量高达22.3-24 μg/g鲜重,且从V4到R8生育期表达稳定,Western blot在T10-T12代均能检测到162 kDa完整融合蛋白。抗虫效果令人振奋:离体叶片接种试验中,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甜菜夜蛾(S. exigua)、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和草地贪夜蛾(S. frugiperda)的初孵幼虫3天致死率均达100%。更关键的是,在海南三亚开展的田间试验中,CAL-16对危害大豆种子的豆荚螟(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表现出完全抗性,而对照品种受害荚率高达92.89%。
农艺性状评估显示,CAL-16在发芽率、株高、单株荚数等关键指标上与受体品种"天隆1号"无显著差异(P>0.05),产量维持在1920 kg/ha的优良水平。这种优异的田间表现与其分子设计密切相关:通过8个氨基酸(GGAGGAGG)连接形成的融合蛋白,能在昆虫中肠被正确加工为具有活性的Cry1Ab和Vip3A核心片段,同时发挥两种蛋白的协同作用。
该研究的突破性意义在于:首次将Vip3A蛋白应用于转基因大豆,解决了现有Bt大豆对地老虎和斜纹夜蛾防控不足的痛点;融合蛋白策略确保了两种毒素的等摩尔表达,避免了传统基因叠加可能导致的表达失衡;分子特征和12代稳定性数据为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充分依据。正如作者Zhenzhi Pan等强调的,由于Vip3A与现有商业化Bt蛋白作用机制不同,CAL-16既可单独使用防控广谱鳞翅目害虫,也可与现有Cry大豆进行性状叠加,构建更完善的抗性治理体系。该品系已于2023年获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其商业化种植将为全球大豆害虫综合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