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婆罗洲岛齿叶橄榄(Canarium odontophyllum)的植物化学、药理学及现代应用 —— 综述

《Discover Plants》:Canarium odontophyllum from Borneo island: phytochemistry, pharmacology, and modern applications—a review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6日 来源:Discover Plants

编辑推荐:

  本文全面综述了齿叶橄榄(Canarium odontophyllum)在植物化学、药理学和现代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其富含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具有抗癌、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在食用油、生物柴油等领域应用潜力大,值得深入研究。

  

1. 背景

齿叶橄榄(Canarium odontophyllum)是一种属于橄榄科(Burseraceae)的结果植物,在东马来西亚的婆罗洲,尤其是沙捞越州,当地人称其为 “dabai”。这种本土物种仅分布在婆罗洲(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森林(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和吕宋岛。其果实具有季节性,仅在 10 月至 11 月上市,不仅是当地社区的收入来源,也是一种美味佳肴。果实呈深紫色,长圆形,直径 3 - 4 厘米,重 10 - 30 克。它由两层组成,外层为深紫色,内层为黄色的康乃馨果肉,果肉含 44.4% 的油脂。该果实的独特之处在于食用前需在温水中浸泡,使其质地变软变奶油状。与米饭一起食用时,会使米饭变色并增添独特风味。对齿叶橄榄的植物化学研究已确定其具有七种治疗特性,在植物医学领域有潜在开发价值。但目前关于其现代应用的信息有限,已知应用包括替代油(生物燃料和食用油)生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以及废水处理等方面。

2. 文献检索

研究人员通过 Elsevier、Springer、MDPI 和 Google Scholar 等数据库,以 “Canarium odontophyllum” 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基于检索到的信息,重点关注研究和综述文章中关于齿叶橄榄的植物化学、药理学和现代应用的内容。为进一步探究其药理活性,还使用了 “anticancer”“antimicrobial” 等关键词组合。由于对该物种了解不足,有关现代应用的信息有限。为增加综述吸引力,纳入了其在天然食用油、巧克力生产等潜在应用的信息。最初收集了 30 篇文章的摘要,经筛选后又纳入 22 篇符合要求的文章,最终共收集 50 项研究,其中 47 项与综述相关,并据此展开对齿叶橄榄营养成分、植物化学研究、现代应用等方面的综述,同时讨论了未来展望和挑战。

3. 营养成分

齿叶橄榄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脂肪酸、微量营养素(如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矿物质,这些成分在果实的不同部位含量各异。研究表明,果实的蛋白质含量最高(12.37 克 / 100 克),果仁富含脂质(23.64 - 33.13 克 / 100 克),果皮的灰分含量最高(2.15 - 4.35 克 / 100 克),果肉富含碳水化合物(16.91 - 30.00 克 / 100 克),果仁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22.98 克 / 100 克)。其油脂中的脂肪酸组成与其他油类植物相似,包括棕榈酸(26.40 - 39.66%)、亚油酸(7 - 47.04%)、油酸(7 - 45.91%)和硬脂酸(9.01 - 23.42%) ,有潜力替代可可脂用于商业产品。此外,果实还含有高水平的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同时,果实含有钾、钠、钙等多种必需矿物质,果仁富含维生素 E,特别是 γ - 生育酚,有望开发为新型食用油。

4. 药理特性

齿叶橄榄的不同部位,如叶子、果实、果皮、果肉和种子,含有多种具有治疗特性的化合物。
  • 抗癌活性:齿叶橄榄的叶子和茎皮具有抗癌活性,已在多种癌细胞系上进行测试。叶子富含皂苷、萜类化合物、单宁、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发挥抗氧化防御作用。其中的倍半萜烯 spathulenol 可抑制肿瘤蛋白 p53(TP53)和增殖标记物 Ki - 67 的表达。茎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单宁、皂苷等成分,对 HCT 116 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抑制浓度(IC50)降低,α - 和 β - 香树精可能是其抗癌的关键成分。
  • 抗菌活性:叶子具有抑制微生物的能力,对疟原虫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抑制作用。叶提取物中的氯喹和奎宁等抗疟化合物,可抑制疟原虫;酚类化合物通过影响蛋白质表达,抑制细菌生长,如促进蛋白质聚集和沉淀,干扰蛋白质、DNA 和 RNA 合成以及三羧酸(TCA)循环等。
  • 抗氧化活性:齿叶橄榄的皮肤、果实、果肉和种子等部位均具有抗氧化性。通过 β - 胡萝卜素漂白试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和 1,1 - 二苯基 - 2 - 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估发现,皮肤的清除活性最高。这归因于其富含酚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羟基可提供电子稳定自由基结构。此外,果实的抗氧化活性与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花青素含量有关,且受生长地区影响,污染少的地区果实抗氧化成分含量更高。
  • 抗胆固醇活性:研究发现齿叶橄榄果肉中的化合物具有抗胆固醇活性。丁香酸与 2% 果肉油处理可降低总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和 HMG - CoA 还原酶水平。香豆酸和茴香酸可调节尿液代谢物,改善肾功能,恢复代谢平衡,抑制与高胆固醇血症相关的代谢紊乱。
  • 抗肥胖和抗糖尿病活性:齿叶橄榄含有多种酚类化合物,如 4 - 羟基苯甲酸、芹菜素等,对治疗肥胖和糖尿病有益。在对肥胖、糖尿病大鼠的研究中发现,其生物活性化合物虽未显著增加胰岛素水平,但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 β 细胞状况,降低胰岛素抵抗(HOMA - IR)。同时,其油脂部分可改善脂质谱,降低胆固醇和 LDL - C 水平。
  • 血管舒张活性:齿叶橄榄叶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具有血管舒张活性,能在 3 - 15mg/mL 的剂量范围内,浓度依赖性地松弛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主动脉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钙离子(Ca2 +)通道,阻止平滑肌收缩。

5. 现代应用

  • 天然食用油:齿叶橄榄果肉和果仁油具有成为天然食用油的潜力。果肉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符合推荐水平,含有多种有益脂肪酸,且过氧化物值低,氧化稳定性好。果仁油含有饱和脂肪酸(56.47%)、不饱和脂肪酸(40%)等,碘值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食用特性。
  • 巧克力生产:齿叶橄榄的脱脂果仁营养价值高且具有抗氧化活性。将其果仁以不同浓度添加到黑可可棒中,可获得良好的风味评分。其中,20% 果仁配方可有效降低脂质过氧化值,5% 配方的酚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具有显著的清除活性,20% 配方还对炎症性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 生物柴油:以齿叶橄榄果仁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研究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可显著降低能量消耗(52.3%)和提取时间(80.9%),提高提取率(从 63.27% 提升至 63.48%)。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在生物柴油领域展现出一定潜力。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齿叶橄榄的皮肤含有可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色素,如矢车菊素(1.43%)、天竺葵素(0.87%)和 maritimein(0.60%)等黄酮类色素。这些色素的结构优势可增强电子注入效率,通过与二氧化钛(TiO2)等染料半导体结合,实现光 - 电转换,其中矢车菊素的能量转换效率最高。
  • 废水处理:齿叶橄榄的坚果壳具有良好的氮吸附 - 解吸等温线特性,其炭化产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428m2/g)、低碳吸附和高碳含量(93.6%)、低灰分含量(3.67%),有望作为碳基吸附剂用于废水处理。

6. 未来展望和挑战

目前,齿叶橄榄的研究面临诸多挑战,需多学科协作解决。
  • 地理分布与营养成分:齿叶橄榄的地理分布影响其营养成分和治疗特性。脂肪酸、酚类、黄酮类和花青素等成分受生态因素影响,地理污染可能降低其果实中抗氧化成分的浓度。建议在低污染地区和收获高峰期采集样本,以获取高浓度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植物化学化合物。
  • 营养成分保存:果实独特的质地变化(遇温水变软)会导致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目前多采用粉末样本进行研究,未来应加强对原材料样本保存方法的研究,以更好地保留其营养成分。
  • 治疗靶点与机制:在治疗疟疾等疾病时,齿叶橄榄叶子对疟原虫不同阶段的抑制效果不同,且其在癌症治疗方面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建议进一步研究其酚类、黄酮类和花青素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探索其在其他癌细胞系和模型中的应用。
  • 分子相互作用与机制:蛋白质与植物化学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如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LDH)与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吸附容量对蛋白质分辨率的影响等。此外,植物化学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如降低胆固醇、血管舒张等的具体途径仍有待深入研究。
  • 生物燃料与光电应用:生物柴油生产中,齿叶橄榄油的提取率低但质量高,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其作为替代生物燃料的潜力。在光电应用方面,需继续寻找能增强电子转移、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潜在色素。
  • 废水处理:目前仅对坚果壳用于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未来可探索齿叶橄榄其他部位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废水处理特性。

7. 结论

齿叶橄榄含有丰富的植物化学化合物,具有多种治疗特性和广泛的现代应用。其植物化学化合物展现出抗癌、抗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在替代生物燃料、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废水处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制药和工程领域的发展,应进一步研究这些植物化学化合物,明确其在复杂机制和途径中的功能,开发新型替代药物。

娑撳娴囩€瑰宓庢导锔炬暩鐎涙劒鍔熼妴濠団偓姘崇箖缂佸棜鍎禒锝堥樋閹活厾銇氶弬鎵畱閼筋垳澧块棃鍓佸仯閵嗗甯扮槐銏狀洤娴f洟鈧俺绻冩禒锝堥樋閸掑棙鐎芥穱鍐箻閹劎娈戦懡顖滃⒖閸欐垹骞囬惍鏃傗敀

10x Genomics閺傛澘鎼isium HD 瀵偓閸氼垰宕熺紒鍡氬劒閸掑棜椴搁悳鍥╂畱閸忋劏娴嗚ぐ鏇犵矋缁屾椽妫块崚鍡樼€介敍锟�

濞嗐垼绻嬫稉瀣祰Twist閵嗗﹣绗夐弬顓炲綁閸栨牜娈慍RISPR缁涙盯鈧鐗哥仦鈧妴瀣暩鐎涙劒鍔�

閸楁洜绮忛懗鐐寸ゴ鎼村繐鍙嗛梻銊ャ亣鐠佹彃鐖� - 濞e崬鍙嗘禍鍡毿掓禒搴n儑娑撯偓娑擃亜宕熺紒鍡氬劒鐎圭偤鐛欑拋鎹愵吀閸掔増鏆熼幑顔垮窛閹貉傜瑢閸欘垵顫嬮崠鏍掗弸锟�

娑撳娴囬妴濠勭矎閼崇偛鍞撮摂瀣鐠愩劋绨版担婊冨瀻閺嬫劖鏌熷▔鏇犳暩鐎涙劒鍔熼妴锟�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