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 observation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chemotactic behaviors in Caribbean coral larvae exposed to organic and inorganic settlement cues:为珊瑚礁修复带来新曙光
《Scientific Reports》:Direct observation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chemotactic behaviors in Caribbean coral larvae exposed to organic and inorganic settlement cues
化学信号对幼虫迁移指数(MI)的影响:珊瑚幼虫对不同化学物质表现出吸引(MI>0.5)、排斥(MI<0.5)或中性(MI~0.5)的行为反应,且这些反应具有时间依赖性。例如,Ca2+在 50× 浓度时,能吸引 C. natans 和 O. faveolata 幼虫,使其 MI 值升高;Mg2+在 10× 浓度时,则会引起幼虫排斥,MI 值降低;而 CCA exudates 对两种珊瑚幼虫均有强烈的吸引作用,且能使幼虫持续聚集在注射点附近。
化学信号对幼虫游泳速度的影响:不同化学信号会改变 C. natans 幼虫的游泳速度。10×Mg2+处理下,通道中心的幼虫比对照组游得快,两端的则较慢;50×Ca2+处理时,幼虫在高浓度区域游泳速度降低,随着 Ca2+扩散,浓度降低后速度又有所回升;CCA exudates 处理后,幼虫整体游泳速度减慢,且在整个观察期内保持较低速度。
化学信号对幼虫轨迹直线度的影响:C. natans 幼虫在接触 50×Ca2+和 CCA exudates 时,游泳轨迹的直线度会发生变化。通过计算轨迹的曲折度(Tortuosity)发现,50×Ca2+处理下,幼虫在化学注射端附近转弯增多;CCA exudates 处理时,幼虫在整个通道内都呈现出更多的转弯行为,且速度较慢。
化学信号对幼虫形状的影响:C. natans 幼虫在接触化学信号时会发生形状变化。暴露于 50×Ca2+时,幼虫长度会迅速缩短,之后随着时间逐渐恢复;而接触 CCA exudates 时,幼虫会伸长,且在 30 分钟的实验过程中保持较长较细的形状。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表明,不同种类的珊瑚幼虫对 Ca2+、Mg2+、Sr2+和 CCA exudates 等化学信号的反应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吸引或排斥行为、游泳速度和轨迹的改变以及形态变化等方面。CCA 作为已知的珊瑚幼虫定居促进剂,在本研究中对两种珊瑚幼虫都表现出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无机离子的作用则较为复杂,不同离子在不同浓度下对幼虫产生不同影响。例如,Ca2+的吸引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高浓度时吸引作用更强;Sr2+低浓度吸引、高浓度排斥;Mg2+通常引起排斥反应。这些研究结果为珊瑚礁修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了解珊瑚幼虫对不同化学信号的响应机制,研究人员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人工基质,释放特定的离子或模拟自然信号,吸引珊瑚幼虫定居,提高珊瑚礁的修复效率。同时,这也有助于深入理解海洋生物与化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