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口腔美观的追求日益增长,正畸治疗也因此越来越受欢迎。其中,透明牙套作为一种美观、舒适的正畸器具,备受患者青睐,尤其是成年患者。然而,透明牙套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传统热成型透明牙套存在制作时间长、成本高以及尺寸不稳定等问题。直接 3D 打印的透明牙套虽然在几何精度、贴合度等方面具有优势,但目前其机械性能却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例如,在实现复杂牙齿移动时,现有的 3D 打印透明树脂材料难以提供足够的力量并保持稳定,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寻找提升 3D 打印透明树脂机械性能的方法,成为正畸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将研究重点聚焦在 3D 打印透明树脂与正畸金属丝的结合上,旨在通过创新的材料组合和表面处理技术,提升 3D 打印透明树脂的机械性能,为正畸治疗开辟新的路径。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Progress in Orthodontics》杂志上。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他们对不锈钢丝进行不同的表面处理,分为对照组(C,不做处理)、喷砂组(S)、喷砂和酸蚀组(SA)。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钢丝表面特征,利用单丝拔出试验测量界面剪切强度(IFSS)。然后,使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哑铃形试样,根据是否嵌入经过不同表面处理的不锈钢丝分为四组,分别为纯 3D 打印透明树脂组(P)、嵌入未处理钢丝的 3D 打印透明树脂组(C)、嵌入喷砂处理钢丝的 3D 打印透明树脂组(S)、嵌入喷砂和酸蚀处理钢丝的 3D 打印透明树脂组(SA)。最后,对这些试样进行静态和动态机械性能测试,包括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应力松弛测试,并使用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嵌入钢丝显著提高了 3D 打印透明树脂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拉伸强度从纯树脂组(P 组)的14.9MPa 提升到嵌入未处理钢丝组(C 组)的36.8MPa,喷砂和酸蚀组(SA 组)的拉伸强度最高,达到60.0MPa,约为 P 组的四倍。弹性模量方面,P 组为0.7±0.1GPa,SA 组达到5.8±0.4GPa,是 P 组的八倍。不过,不同表面处理组之间的弹性模量并无显著差异56。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通过将正畸金属丝嵌入 3D 打印透明树脂,并对金属丝进行喷砂和酸蚀处理,能够显著提升 3D 打印透明树脂的静态和动态机械性能。这种多材料结合的创新方法,为定制化的正畸治疗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它不仅增强了材料的机械强度,还结合了树脂的美观和弹性特性,有望克服传统正畸装置的局限性。然而,该研究目前仅在体外进行,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开展体内实验和临床案例研究,以全面验证其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为 3D 打印技术在正畸领域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正畸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推动了整个正畸行业向更加精准、高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