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脑5-羟甲基胞嘧啶全基因组图谱揭示阿尔茨海默病表观遗传调控新机制
《Nature Communication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3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为解析阿尔茨海默病(AD)的表观遗传机制,美国Rush大学等团队通过hMe-Seal技术对1079例尸检脑组织进行5hmC全基因组分析,发现2821个差异羟甲基化区域(DhMRs)与AD病理显著相关,其中118个区域同时关联Aβ负荷和PHFtau缠结密度。该研究首次构建AD大脑5hmC全景图谱,揭示5hmC通过调控mTOR信号、γ-分泌酶复合物等通路参与AD发病,为开发新型表观遗传治疗靶点提供重要依据。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患者已超过3500万。尽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鉴定70余个AD风险位点,但遗传因素仅能解释约40%的发病风险。近年来,表观遗传调控特别是DNA甲基化(5mC)在AD中的作用备受关注,而其氧化产物5-羟甲基胞嘧啶(5hmC)作为"第六种DNA碱基",在脑组织中高度富集且与神经发育、衰老密切相关。然而,关于5hmC在AD中的全基因组分布特征及其与AD病理的关系仍存在三大关键问题:现有研究样本量小且结果不一致;缺乏多组学整合分析;区域特异性5hmC与AD分子病理的关联机制不明。
为解决这些问题,美国Rush大学医学中心联合埃默里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迄今最大规模的AD脑5hmC全基因组研究。通过对宗教 orders研究(ROS)和记忆与衰老项目(MAP)队列1079例尸检脑组织(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进行hMe-Seal测序,结合多组学数据分析,首次绘制了AD大脑5hmC全景图谱,揭示5hmC通过调控关键信号通路参与AD发病的新机制。
研究采用三大关键技术:1) hMe-Seal化学标记测序技术对尸检脑组织进行5hmC全基因组检测;2) 弹性网络(elastic net)算法筛选与AD病理相关的差异羟甲基化区域(DhMRs);3) 整合同一批样本的RNA-seq、H3K9ac ChIP-seq和TMT-MS蛋白质组数据开展多组学分析。质量控制后保留197,765个高置信度5hmC区域,采用RUVr方法校正批次效应。
研究结果部分主要发现:
"描述性分析"显示队列平均死亡年龄89.5岁,AD患者占64.7%。5hmC在基因组呈非随机分布,约69%位于外显子区。
"差异羟甲基化区域"分析鉴定出2821个显著DhMRs(606个关联AD诊断,1542个关联Aβ负荷,1399个关联PHFtau),其中93个区域同时关联三种病理表型。值得注意的是,85%的DhMRs呈现低羟甲基化状态,提示AD脑中存在广泛的5hmC丢失现象。
"基因组特征"分析发现AD相关DhMRs显著富集在转录起始位点(TSS)和增强子区域,与染色质开放状态密切相关。43个DhMRs位于已知AD风险基因座(如RIN3、PLCG2),且这种关联不受APOE基因型影响。
"多组学整合"揭示886个DhMRs与邻近基因表达显著相关,其中阳性关联占72%。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显示这些基因显著富集于mTOR信号、γ-分泌酶复合物、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等AD相关通路。
"共定位分析"发现12号染色体上DhMRs(C12P044736)与AD风险基因SCARB1和SLC24A4/RIN3存在共定位(PP4>0.8),提示这些5hmC变异可能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影响AD病理。
讨论与结论部分指出,该研究首次系统描绘了AD脑5hmC全基因组图谱,有三项突破性发现:1) 鉴定出118个核心DhMRs可解释34.9%的Aβ负荷变异,优于既往甲基化研究;2) 揭示5hmC通过"表观遗传-转录组-蛋白质组"级联调控参与AD发病的新机制;3) 发现PLCG2、RIN3等AD风险基因的5hmC调控模式。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AD表观遗传机制提供新视角,更重要的是为开发基于5hmC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和靶向治疗策略奠定基础。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如使用混合组织而非单细胞测序、样本以高加索人群为主等。未来研究可结合单碱基分辨率TAB-seq技术和多脑区分析,进一步阐明5hmC在AD中的细胞特异性调控网络。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