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克罗恩病研究新突破:中性粒细胞成关键靶点与诊断新希望
《Pediatric Research》:Bulk and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veal the roles of neutrophils in pediatric Crohn’s disease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3日
来源:Pediatric Research 3.1
编辑推荐:
为探究小儿克罗恩病(CD)机制,研究人员分析测序数据,发现中性粒细胞或成诊疗关键。
背景:小儿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给儿童健康带来重大风险。尽管 CD 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仍需进一步探索以确定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本研究利用来自回肠和结肠活检样本的单细胞及大量 RNA 测序数据,探索与 CD 相关的分子机制和细胞类型,并确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结果:结果显示,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相比,CD 患者队列中的中性粒细胞在数量和功能状态上都有更明显的改变。中性粒细胞在 CD 组中所占比例更高,且主要处于激活状态,这可能与深部溃疡和炎症性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存在有关。此外,CD 组中中性粒细胞与其他细胞类型的相互作用显著增强,使其成为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参与者。进一步分析表明,中性粒细胞的表型从促炎和抗菌转变为组织修复,这可能促进了 CD 的进展和恶化。结论:主要在中性粒细胞中表达的 IL1B、ICAM1、CXCL1 和 CXCL9 是 CD 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中性粒细胞可能被视为小儿 CD 的潜在治疗靶点。影响声明:1. 本研究表明,CD 患者中激活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更高,中性粒细胞与其他所有细胞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导致中性粒细胞在 CD 肠道内的细胞间相互作用中贡献最大。2. CD 肠道内的中性粒细胞从促炎和抗菌表型转变为促进组织愈合的表型,这可能影响 CD 的进展和恶化。中性粒细胞是小儿 CD 有前景的治疗靶点。3. 与 CD 相关的关键基因,包括 IL1B、ICAM1、CXCL1 和 CXCL9,主要在中性粒细胞中表达,使其成为有前景的 CD 诊断生物标志物。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