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Psychiatry》:Grey matter volume differences in pediatric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of voxel-based morphometry studies
编辑推荐:
为探究儿童强迫症(OCD)神经机制,研究人员进行元分析,发现脑区灰质体积差异,为疾病研究提供依据。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这个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许多孩子的生活。想象一下,有些孩子总是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即使已经确认多次,仍然无法控制自己;还有些孩子会执着于特定的行为模式,如走路必须按照特定的步数,否则就会感到极度不安。这些看似奇怪的行为,很可能就是强迫症的表现。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约为 1% - 3%。它不仅严重干扰孩子的日常生活,影响学习成绩和社交关系,还可能持续到成年。目前,虽然已经知道皮质 - 纹状体 - 丘脑 - 皮质(CSTC)回路的异常反馈与强迫症的病理生理有关,但对于儿童强迫症的神经机制,尤其是大脑结构方面的特征,科学家们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以往的研究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结构磁共振成像(MRI)研究虽然发现了儿童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Grey Matter,GM)结构的差异,但这些结果并不一致。有的研究说某些脑区灰质体积增加,有的却说是减少。另一方面,之前的元分析要么把儿童和成人样本混在一起,忽略了大脑发育的差异;要么纳入的儿童研究数量太少,无法得出明确结论。而且,大脑体积的差异还可能受到治疗、疾病持续时间、发病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迫切需要专门针对儿童强迫症的神经成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为了解开这些谜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sychiatry》杂志上。
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他们按照 PRISMA 指南,在 PubMed、Google Scholar、Embase 和 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中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搜索,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研究。然后,使用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技术,结合各向异性效应量符号差异映射(AES-SDM)软件,对儿童强迫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全脑灰质体积差异进行标准化合成分析。同时,通过质量评估筛选高质量研究,并进行亚组分析和元回归分析,探究相关临床因素对灰质异常的影响 。
下面来看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 纳入研究和样本特征: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有 13 项研究被纳入分析,总共涉及 288 名强迫症患者和 273 名对照者。这些参与者的年龄、性别等详细信息都被记录下来,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 区域灰质差异: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儿童强迫症患者的左侧脑岛和左侧眶部额上回(SFG)灰质体积显著增加,而右侧颞上回(STG)、左侧顶下小叶(IPG)、左侧枕中回(MOG)和左侧额下回(IFG)的灰质体积明显减少。
- 敏感性、异质性分析和发表偏倚:通过全脑刀切法敏感性分析发现,左侧脑岛和左侧 SFG 的灰质体积差异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在一些脑区,如左侧 IPG 和左侧 MOG,大部分情况下结果也很稳定。不过,部分区域存在异质性,且除了左侧 IFG 外,其他区域的漏斗图不对称性检验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
- 亚组元分析:未接受治疗的儿童强迫症患者左侧 SFG(眶部)灰质体积更大,左侧 IPG 和左侧 MOG 灰质体积更小;接受治疗的患者则在其他一些脑区表现出灰质体积差异。此外,无精神共病的患者左侧 SFG(眶部)灰质体积更大,而有共病的患者在其他脑区存在不同的灰质体积变化。
- 元回归分析:元回归分析表明,样本的平均年龄与左侧 IFG 灰质体积呈负相关;男性比例与左侧 MOG 灰质体积负相关;左侧 SFG(眶部)灰质体积与儿童耶鲁 - 布朗强迫症量表(CYBOCS)总分和强迫分数正相关;强迫症病程与左侧 IPG 灰质体积负相关;发病年龄与左侧 SFG(眶部)灰质体积正相关。
研究人员在讨论中指出,这次研究揭示了儿童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改变,发现的脑区灰质体积差异在疾病病理生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例如,脑岛的变化可能与习惯学习、情绪调节等有关;SFG 的改变与行为和认知调节相关,其体积增加可能反映了相关电路的过度兴奋,导致无法有效控制强迫行为。而且,SFG(眶部)体积与症状严重程度和发病年龄的关系,也为强迫症的神经发育异质性提供了证据。
此外,研究还发现一些脑区的灰质体积差异在未治疗和无共病的亚组中更明显,这强调了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比如,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减缓某些脑区灰质体积的减少,改善患者的长期神经和功能影响。
不过,这项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研究只纳入了横断面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使用已发表研究的峰值坐标和效应量,可能导致结果不够准确;亚组分析样本量小,存在假阴性结果;研究还存在异质性等问题。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确认了儿童强迫症患者中最一致的灰质差异脑区,如 MOG、IPG 和 SFG(眶部),这些脑区可能是儿童强迫症的潜在标记物。研究结果为儿童强迫症的神经解剖学特征提供了证据,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未来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来跟踪儿童强迫症患者到成年的情况,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并确定早期诊断和干预的靶点,帮助更多受强迫症困扰的孩子。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