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辅助憩室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食管憩室:一项具有潜力的新探索

《BMC Gastroenterology》:Magnet-assisted diverticuloplasty for treating the symptomatic esophageal diverticulum: a case series (with video)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2日 来源:BMC Gastroenterology 2.5

编辑推荐:

  为解决症状性食管憩室(SED)治疗难题,研究人员开展 MAD 研究,发现其微创有效,意义重大。

  # 磁辅助憩室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食管憩室的研究解读
在人体消化系统的 “高速公路”—— 食管上,有时会出现一些 “小岔路”,这就是食管憩室。食管憩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表现为食管壁向外膨出。随着憩室逐渐变大,就像一个 “小口袋”,食物很容易在里面 “迷路”、潴留,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如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部不适,甚至体重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食管憩室在食管上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Zenker 憩室(ZD)、中段食管憩室和下段食管憩室。在西方国家,Zenker 憩室最为常见,美国人群中其总体患病率在 0.01% - 0.11%。而大约 37 - 63% 的食管憩室患者会出现症状。

对于食管憩室的治疗,小的或者没有症状的憩室可以选择观察随访,而大的或有症状的食管憩室(SED)则需要手术干预。传统的开放手术虽然能切除憩室,但创伤大,还容易引发诸如出血、感染、食管瘘和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内镜手术逐渐成为治疗食管憩室的主要选择,像柔性内镜隔膜切开术(FESD)、Zenker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Z - POEM)和憩室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D - POEM)等新型内镜手术不断涌现。这些手术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操作难度大,需要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进行,并且也存在穿孔、出血等风险。

为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微创内镜治疗的优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人员将磁压缩技术(MCT)和内镜手术相结合,在 2018 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 磁辅助憩室成形术(MAD)。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Gastroenterology》上。

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对 2017 年 11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 MAD 治疗的 SED 患者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 MAD 治疗 SED 的有效性、安全性,并分享相关经验。

在研究方法上,首先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筛选。纳入标准为术前症状总评分≥3 分,或单个症状评分≥2 分,或虽未达到症状评分标准但症状难以忍受且要求内镜干预的患者。通过钡餐造影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术前诊断食管憩室,并经内镜确认。排除之前接受过其他手术或内镜干预治疗 SED 以及信息不完整的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接受详细的咨询,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并签署 MAD 治疗知情同意书。

手术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操作,患者在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下进行手术。术前患者需进行 1 天流食准备,并禁食至少 8 小时。手术中使用特定的内镜系统、二氧化碳注入器、钛夹释放装置、钛夹、细弦、环形磁铁等器械。MAD 手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先进行内镜观察和清洗,清除憩室内的食物残渣;然后将第一个磁铁通过细弦连接钛夹固定在食管壁上,确保与憩室底部有足够距离;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将第二个磁铁固定在憩室底部;最后通过钛夹释放装置使两个磁铁相互吸引,夹住憩室隔膜上部。术后 24 小时禁食后可进食流食,患者自行观察钛夹和磁铁是否随粪便排出,并安排随访内镜检查。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是临床成功,即术后随访总症状评分≤2 分且每个症状评分≤1 分;次要结局指标包括 MAD 技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情况和不良事件等。研究数据采用 SPSS Statistics 27.0 软件进行分析。

在研究结果方面,最初有 7 例患者接受了 MAD 治疗,但 1 例因缺乏结局数据被排除,最终纳入 6 例患者,其中 3 例为 Zenker 憩室,1 例为中段食管憩室,2 例为下段食管憩室。研究发现,MAD 技术成功率达到 100%,且手术过程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不良事件。手术中位时间为 22.5 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 2 天。随访内镜检查发现,术后中位 18 天憩室隔膜缩短。经过中位 23 个月的电话随访,患者中位总症状评分从 4.00 分显著下降至 1.00 分(P = 0.015),临床成功率为 83.3%(5/6),仅 1 例患者在术后两年出现症状复发。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MAD 是一种微创且有效的治疗 SED 的方法。通过一对环形磁铁夹住憩室隔膜,利用磁力压缩使其缺血坏死并形成吻合,从而缩短憩室隔膜,减少食物潴留,缓解患者症状。与之前一些使用 MCT 治疗食管憩室的研究相比,MAD 的临床成功率更高,并且首次使用 Eckardt 症状评分系统对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全面评估了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此外,该研究还探索了 MAD 在不同类型食管憩室中的应用效果。

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手术中如果两个环形磁铁发生移位,重新调整位置比较困难;目前主要依靠患者观察粪便来判断钛夹和磁铁的排出情况,缺乏 X 射线随访;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且未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因此,未来还需要开展大规模、长期随访、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评估 MAD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化该技术并推动其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MAD 为症状性食管憩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它的微创和有效性为食管憩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在未来成为一种更成熟、更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