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北极羽扇豆提取物绿色合成铜纳米颗粒对抗包虫囊肿的研究

《Acta Parasitologica》:Therapeutic Effects of Green Synthesized Copper Nanoparticles Against Hydatid Disease Through Inhibiting Inflammation, Oxidative Stress, and Apoptosis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2日 来源:Acta Parasitologica 1.2

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利用北极羽扇豆提取物合成铜纳米颗粒(CNP)抗包虫囊肿,效果显著,具潜在应用价值。

  本研究旨在利用北极羽扇豆(Lupinus arcticus)提取物绿色合成铜纳米颗粒(CNP),并评估这些纳米颗粒在体外对包虫囊肿原头蚴的杀伤作用,以及在实验动物模型中对抗包虫囊肿的有效性。研究人员通过伊红排斥试验在体外检测 CNP 对包虫囊肿原头蚴(PS)的杀伤特性。给感染包虫囊肿的小鼠分别以 20、40 和 80 mg/kg/ 天的剂量,连续 28 天投喂 CNP,通过评估包虫囊肿的数量、大小、重量来确定其体内有效性。同时,利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感染小鼠体内半胱天冬酶 - 3(caspase-3)、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 4(IL-4)、白细胞介素 - 10(IL-10)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结果显示,CNP 呈球形,尺寸在 10 到 85 nm 之间。CNP 对原头蚴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 39.9 到 341.3 μg/mL 之间。用 1/3 IC50、1/2 IC50和 IC50浓度的 CNP 处理 PS 后,caspase-3 基因表达分别有 1.79 倍、3.11 倍和 5.39 倍的变化(p<0.001)。投喂 CNP 后,尤其是 80 mg/kg 剂量组,包虫囊肿的数量、大小和重量显著下降(p<0.001)。CNP 处理显著降低了氧化应激标志物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了抗氧化酶的基因表达(p<0.001),还调节了肝功能参数的血清水平。该研究表明,绿色合成的 CNP 有望通过其抗氧化和抗炎特性消除原头蚴并控制包虫囊肿。不过,还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其确切作用机制,并在临床试验中评估其有效性。临床试验编号:不适用。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鍗曠粏鑳炴祴搴忓叆闂ㄥぇ璁插爞 - 娣卞叆浜嗚В浠庣涓€涓崟缁嗚優瀹為獙璁捐鍒版暟鎹川鎺т笌鍙鍖栬В鏋�

涓嬭浇銆婄粏鑳炲唴铔嬬櫧璐ㄤ簰浣滃垎鏋愭柟娉曠數瀛愪功銆�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