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非多铁性环境中多铁性畴壁的成像:纳米尺度磁电耦合的新发现
《Matter》:Imaging of a multiferroic domain wall in a non-multiferroic environment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0日 来源:Matter 17.3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团队通过Faraday旋转显微术(FRM)和二次谐波成像(SHG),首次在Dy0.7Tb0.3FeO3的非多铁性相中观测到同时具有自发磁化(M)和电极化(P)的畴壁,揭示了畴壁作为独立功能单元的物理特性,为低能耗自旋电子器件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在材料科学的前沿领域,多铁性材料因其独特的磁电耦合特性备受关注。这类材料能够实现电场调控磁性或磁场调控电极化,为下一代低能耗存储器件提供了可能。然而,传统研究多聚焦于体相材料的均匀性质,忽视了材料中普遍存在的畴壁这一特殊结构。畴壁作为不同磁畴或电畴之间的过渡区域,往往展现出与体相截然不同的物理特性,甚至可能孕育出体相中完全不存在的物态。这种"界面衍生新物性"的现象,为功能材料设计开辟了新途径。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联合法国勒芒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选择正交铁氧体Dy0.7Tb0.3FeO3(DTFO)作为研究对象。该材料在2.3-2.7 K温度区间呈现体相多铁性(MF相),而在更低温度下转变为非多铁性的纯反铁磁相(non-MF相)。理论预测表明,non-MF相中的反铁磁畴壁可能通过自旋重取向诱导出局域的多铁性,但这一假设长期缺乏实验验证。研究人员通过创新性的光学成像技术,首次实现了对这类"隐身"多铁性畴壁的直接观测,相关成果发表在《Matter》期刊。
研究采用两项核心技术:Faraday旋转显微术(FRM)通过测量透射光偏振面旋转来表征磁化强度分布,空间分辨率达10-20 μm;光学二次谐波成像(SHG)则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检测非中心对称的电极化分布。样品为60 μm厚的z切DTFO单晶,通过特定磁场-温度协议预先制备多畴结构。
研究结果部分,"DTFO的结构与磁相"揭示了材料的复杂相行为:在低于2.3 K的non-MF相中,Fe3+和Dy3+/Tb3+自旋子系统呈正交排列,理论上畴壁中心可能因自旋平行分量产生局域多铁性。"畴壁磁化的探测"章节显示,FRM在non-MF相中观测到宽度约15.6 μm的亮/暗线,对应±Mz磁化的畴壁,空间解卷积证实其真实宽度更小且磁化强度低于体相MF相。"畴壁极化的探测"通过SHG发现畴壁位置存在与表面SHG信号相消干涉的特征,证实了局域极化存在。温度演化研究表明,当温度升至2.3 K进入MF相时,畴壁逐渐展宽为宏观畴,其磁化/极化强度趋近体相值。
结论部分指出,该研究首次实验证实了"非多铁性环境中的多铁性畴壁"这一特殊物态的存在。这类畴壁具有三个关键特征:(1)同时承载自发磁化和电极化;(2)磁电序参数可被外场单独调控;(3)能在畴壁内部形成次级磁畴。这一发现不仅完善了畴壁物理的理论框架,更提出了"畴壁工程"的新范式:通过设计特定取向的畴壁网络,可在非多铁性基质中构建纳米尺度的磁电功能单元。特别是对反铁磁自旋电子学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或可通过电场操控畴壁状态来间接调控反铁磁畴,解决反铁磁材料难以直接操控的难题。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