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生物研究的关键问题:解锁微观世界,洞悉自然奥秘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9日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确定了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 50 个关键问题,呼吁平衡研究议程,推动该领域发展。

  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有一群 “小不点” 生物,它们体长大多在 0.01 - 1mm 之间,被称为小型底栖生物(meiofauna)。别看它们身材微小,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碳氮循环,是生态系统健康的 “指示针”,还为研究动物进化提供了独特视角。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型生物的关注远远超过这些小家伙。小型底栖生物在生态保护议程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常常被忽视,其研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分类学上存在 “林奈短缺” 问题,即描述微观生物物种耗时久,且专业分类学家匮乏;全球研究缺乏标准化采样协议,数据可比性差;基因组研究因个体微小面临技术难题等。为了深入了解小型底栖生物,来自多个国家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全面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运用了视野扫描(horizon scanning)这一有效的研究方法。首先,两位调查协调员组织成立了八个专家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涵盖系统学与分类学、宏观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等多个方面。这些小组共同提出了 253 个初始问题,经过筛选和优化,最终确定了 117 个问题进入公开投票环节。研究人员通过直接邮件、社交媒体、研讨会等多种渠道,向包括小型底栖生物专家、非专家、学生和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广泛受众发起投票,最终确定了 50 个最受关注的问题。

在系统学与分类学方面,准确评估小型底栖生物物种多样性困难重重。DNA 代谢条形码技术虽有应用前景,但面临着依赖目标基因和工作流程、参考数据库不完善、数据可比性差以及短序列难以准确识别物种等问题。研究表明,标准化分类方法和代谢条形码技术有助于提升生物多样性评估水平,但仍需加强社区合作,绘制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物种多样性地图。例如,目前对许多物种的描述因技术进步而过时,且模式标本难以获取,给物种识别带来极大困难。

宏观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领域,小型底栖生物是研究全球生物地理模式的良好模型,但全球研究受限于缺乏标准化采样协议,导致数据收集困难,难以准确评估其多样性。此外,未描述物种多、依赖较高分类级别以及地理区域偏差等问题,也严重阻碍了对其分布和生态的理解。研究指出,未来需统一数据库格式和术语,整合遗传和特征信息,以促进大数据驱动的研究。

在形态学与适应研究中,尽管小型底栖生物是形态学研究的理想模型,但该领域提出的问题未进入前 50 名。这可能是因为投票者更倾向于应用研究,且这些问题对更广泛受众来说较为陌生。不过,研究发现小型体型在部分动物谱系中可能是祖先特征,而在其他谱系中则可能是次生进化而来。研究适应在较短进化时间尺度上的变化,需要比较不同生态条件下种群的性状和遗传变异,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基因组生物学与进化方面,大多数小型底栖生物缺乏基因组数据,限制了对其进化和生态的研究。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互补 DNA(cDNA)文库合成和扩增技术的发展,以及新的测序试剂盒和技术的出现,有望解决这些问题。基因组工具在解决小型底栖生物系统发育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快速的分子进化和长分支现象给研究带来了挑战。研究还发现,应用景观基因组学和宏观遗传学等方法,有助于揭示小型底栖生物的进化生态学。

面对全球气候紧急状况和生物多样性危机,关于人为影响和全球变化对小型底栖生物影响的问题在调查中得分很高。小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是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其群落结构对环境变化敏感,可作为生物指示物种。然而,目前对其作为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指标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与生态系统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在种群和群落生态学领域,研究小型底栖生物面临着体型小、鉴定困难和优势物种主导等问题,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了解栖息地连通性对小型底栖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至关重要,这有助于预测其扩散效果和制定保护策略。此外,研究其对环境刺激的感知和反应机制,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对于理解其生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地球化学和应用主题方面,小型底栖生物在土壤和沉积物中对全球重要过程有催化作用,主要通过影响氧、硫、碳和营养循环发挥作用。但目前对其在深海等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对其他大量营养素循环的影响了解甚少。未来需要加强生态学家和生物地球化学家的合作,深入研究小型底栖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科学传播和其他主题方面,小型底栖生物虽肉眼难以察觉,但物种丰富、形态多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它们在公众认知和实际应用中常被忽视。研究表明,将小型底栖生物纳入大学课程、组织相关课程和研讨会,以及利用新技术展示其多样性,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其的兴趣和认知。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确定了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关键问题,揭示了当前研究中的挑战和偏见。研究人员呼吁在研究议程中平衡一般性问题和专业性问题,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以充分挖掘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潜力。这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还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对推动生命科学和健康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通过成立多领域专家小组提出问题,利用线上调查收集广泛受众的投票,确定了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关键问题。在具体研究中,运用 DNA 代谢条形码技术评估生物多样性,借助基因组学技术研究进化关系,还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小型底栖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这些方法为深入了解小型底栖生物提供了有力支持。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