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公交上、餐厅里,还是在工作间隙,总能看到人们低头专注于手机屏幕。然而,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可能导致负面心理结果,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还可能与认知障碍以及身心交互的紊乱有关。但这些现象背后的潜在机制却并不明确,比如为何有些人更容易被手机分散注意力?这种注意力偏向与身体内部感知以及生理反应之间又存在怎样的联系?为了解开这些谜团,来自东京大学(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Tokyo)和北海道大学(Center for Human Natur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 Hokkaido University 等)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在实验设计上,运用字母检测任务,通过操纵不同的感知负荷(低负荷、高负荷)和干扰刺激类型(智能手机相关图片、打乱的图片),研究任务无关的智能手机图像对识别目标字母能力的影响。同时,使用心电图(ECG)记录参与者的心脏反应,以此衡量生理线索反应性。实验结束后,参与者完成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简版(Smartphone Addiction Scale-Short Version,SAS-SV)和多维内感受觉评估量表(Multid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Interoceptive Awareness,MAIA)的问卷调查,用于评估智能手机成瘾程度和内感受觉水平。最后,通过 K-means 聚类分析,根据行为反应将参与者分为不同的组进行对比研究。